導讀:對于現如今中國如此之多的大學生來講,本以為大學校園生活是十分熱鬧,十分輕松的。但是也有的大學生也抱怨過寂寞孤獨空虛呀。導致自己在大學校園里迷失了自己。大學校園里,我們為什么還是會空虛孤獨?問題的原因都出現在哪?
我們深刻的感覺到,這是一個缺乏意義的時代。這個時代缺乏一種可以凝聚人心的精神,缺乏可以讓我們為之奮斗的東西。
我們的內心形容枯槁;我們渴望啜飲生命的甘醇;我們渴望意氣風發,充滿朝氣和自信;我們渴望每個清晨都是嶄嶄新的一天;我們渴望一種熱愛、一種熱情?墒窃趯W習、工作、社會生活中,幾乎都找不到這樣的熱愛和熱情。很少有什么能夠深刻打動我們的內心。我們找不到發自內心的喜悅,找不到發自內心的對于生命的熱愛和感激。我來到這個世上,為了看見太陽和蒼茫無際的藍天我來到這個世上,為了看見太陽和巍巍群山的峰巔,如此的大學生活的確很無奈。
詩人的愿望是多么美好。可惜,我們在城市呆的太久,甚至連欣賞太陽和星星的心情都沒有了。我們依稀還記得中學課本上的那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奧斯特洛夫斯基將他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獻給了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的事業。我們多么愿意自己的一生過得無怨無悔,多么愿意活出真正的人的味道?墒俏覀儫o所適從。
學校的空虛我們很難從學校找到這樣的熱愛和熱情。每個孩子生來就有求知的強烈愿望。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嬰兒、兒童、少年,就會發現他們幾乎對一切事物感興趣;ɑú莶荨⑾x子、動物、植物、土壤、水、星星、月亮、太陽,大自然的一切,還有玩具、飛機、汽車、船等等人造工具。他們的腦子里裝著無數的為什么,他們的想象力四處馳騁。為什么會有紅橙黃綠這些顏色?我和螞蟻可以交流嗎?火為什么會熱?為什么會有文字?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法律規范?他們的腦子里裝著十萬個為什么,千萬個為什么。他們自己活潑好動,充滿生命力,因此便覺得世界生機勃勃。
如果我們有好的教育體制,有好的家長、學校、老師,一定可以引導好孩子們,讓他們快快樂樂的學習?上,現實恰好相反,學校常常都是在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也有一些學生覺得學校生活非常有意思,但是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學習其實比較乏味。應試教育毀壞了很多人的學習興趣。小學、初中、高中,學校是如此枯燥乏味,把孩子當傻瓜教育,標準答案、死記硬背、教條主義,學習學習學習考試考試考試,優勝劣汰,競爭。學校好似牢籠,天天在題海耗費著生命。一些學生因此對學校、父母、人生厭煩到極點。許多學生,初中還沒有畢業就輟學。一些人厭倦了學習,于是便到網吧去消磨生命的意志。他們可以沉溺其中一年、兩年、三年,甚至更長時間。有些人甚至把命都搭進去。在網吧中連續玩幾天幾夜,身體和精神達到極限,猝死。他們談論起網絡游戲神采飛揚,似乎是找到了生命的真諦,但是終究他們會感覺到一種厭倦。他們會覺得網絡游戲其實也很沒有意思。當他們離開網吧,開始面對真實的世界,他們會覺得什么都沒有意思,生活沒有意思。這已經是百試不爽的事情,現實中有著太多這樣的例子。
一些人拼命學習,也只是為了考上大學,而后擺脫學習,他們也厭倦學習。可是等到上了大學之后,等到他們能夠自由的處置自己的人生之后,等到大一、大二的新鮮感過去之后,很多人也開始變得空虛。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最后只能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被迫跟著社會的大潮走。為生活所迫。還有一些單純的人,由于小學、中學十多年傻瓜似的教育,腦子中一片空白,沒有生活的閱歷。當他們終于擺脫了父母的羈絆,進入大學自由的天地,投身愛情,自我感覺好像是投身于“一場偉大的愛情”,而后卻發現萬事一場空,看破紅塵,想要自殺。還有很多學生,他們抱著美好的愿望來到大學,他們想要過一番有意義的大學生活。可是進入學校之后,卻發現大學遠遠不是他所想象的樣子。一半的男生在玩網絡游戲,一半的女生也在網游,談戀愛好似快餐,學校附近租房成風,學生會里面一片勢利的官僚習氣,吃飯喝酒送禮、拉關系。象牙塔早已不再干凈,社會上的壞風氣早已經進入學校。大學竟然成了名利場,精神虛脫,沒有一點精氣神。功利主義、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盛行。雖然也有一些好老師,他們關心學生,不讓歪風邪氣影響學生,但是好老師畢竟是少數,大環境還是名利場。
總結:大學生在校期間感到寂寞孤獨,無奈其實也都是自己的心態出現了問題。調整自己的心態樂觀的面對這個社會相信一切都會好的。悲觀的看世界你只會越活越累。既然要面對何不樂觀的面對?自己找找生活的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