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陽小崗村的青山綠水中,鳳陽民歌宛如靈動的音符,傳唱著這片土地的歷史與風情。2025年7月3日,巢湖學院教師教育實踐團隊有幸采訪到鳳陽民歌省級傳承人穆星老師。
初見穆星老師,她的身上散發著質樸與熱情,當實踐團隊與她談及鳳陽民歌時她的眼神里滿是深情。從小習藝的穆星對家鄉的民歌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就像一顆種子,在她內心扎根發芽,讓她對鳳陽民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走向傳承與發展鳳陽民歌的道路。
鳳陽民歌作為中國民歌的一部分,和大多數民歌的發展也極為相似,以口頭傳唱為早期的方式傳播。她以平和而深沉的語調,為我們詳細講述了這兩項傳統藝術的起源、發展及現狀。
之后,穆星老師現場展示了一段經典的鳳陽民歌演唱《王三姐趕集》,講訴王三姐賣鞋的場景。通過王三姐與顧客的對話,展現了其賣鞋的過程及對婚姻的憧憬。她的演唱將我們引入到情景中,歌聲悠揚,直擊心靈,讓實踐團隊成員感受到了這一鳳陽民歌的藝術獨特魅力。團隊成員對鳳陽民歌和鳳鼓藝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價值與傳承的重要性。
對于實踐團隊成員們來說,這是一次難以忘懷的體驗。團隊成員們在“當年農家”深刻感悟了小崗精神的精神內涵,對鳳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也產生了新的認識。
采訪結束后,穆星的歌聲仍在耳邊回響。她像是一位執著的守護者,用自己的熱愛與堅持,傳承與弘揚著鳳陽民歌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讓鳳陽民歌的天籟之音,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