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又扶志,青春新獻禮
扶智又扶志,青春新獻禮
中國青年網張家界7月23日電(通訊員 柳曉琪 胡正東 殷海欣)為了更好的與鄉村兒童溝通,更加深入他們的內心,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操與素養,踐行“三下鄉”精神,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湘約有澧,健心未來”團隊決定與孩子們通過信件傳遞溫暖與愛意,并且一起完成了愛國主義畫作。在三下鄉的田間小學,老師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們心靈的引路人。當課堂鈴響,老師們帶著滿懷期待走進教室,孩子們的笑臉便像是一縷陽光般燦爛。老師們會主動與學生們聊天,詢問他們的生活、家庭和夢想。這些談心時刻不僅讓學生們感受到被關心和尊重,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發自內心表達想法和情感的空間。一次談心,都是一次心靈的碰撞與共鳴。學生們會向老師們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老師們則用耐心和關懷去傾聽每一個孩子的心聲。這種親密的師生關系,不僅僅在課堂上展現,更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根植。(圖為團隊成員與學生談心 通訊員 胡正東 供圖)(圖為學生認真聽講 通訊員 胡正東 供圖) 在午后的陽光下,教室里的氣氛寧靜而溫馨。學生坐在書桌前,筆尖輕輕地滑過信紙。他的表情專注而認真,仿佛在思考著如何用最真實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信的內容是關于學生內心深處的感受,或者是對老師的感激和贊揚。學生們會誠懇地表達他們在課堂上和老師交流時的體驗,或者是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對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寫完信后,學生會小心地折疊好信紙,用最整潔的字跡寫上老師的名字,并在課堂結束后或者課間悄悄地將信交給老師。有時候,他們會選擇等待老師一個人的時候,親手遞給老師,然后靜靜地等待老師閱讀。這種通過書信進行的談心,不僅促進了師生之間的關系,還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情感紐帶。它是教育過程中一次難忘而特別的互動,讓師生關系更加溫暖和緊密。(圖為學生寫信給老師 通訊員 胡正東 供圖)(圖為學生給老師的信件 通訊員 胡正東 供圖)教室里,老師和學生們圍坐在大圓桌旁,桌上擺放著繪畫用的顏料、畫筆和畫紙。師生們興奮地拿起畫筆,紛紛開始動手。有的學生用勾勒輪廓的方式,勾勒出一座高大的雄偉山河;有的則選擇描繪國旗飄揚的場景,用鮮艷的顏色填充每一個細節;還有一些學生在畫布上寫下自己對祖國的祝福和心聲。老師不僅指導學生們如何繪畫,還與他們分享關于愛國主義精神的故事和歷史,讓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在繪畫過程中,老師們會與學生們交流,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整個過程充滿了歡聲笑語和創作的氛圍。學生們在與老師共同創作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到了繪畫技巧,更深刻地體會到了愛國主義的內涵和情感。他們的作品不僅展示了對祖國的熱愛,也記錄了他們與老師們共同成長和學習的珍貴時刻。完成了畫作后,學生們會齊聲歡呼,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祖國。這幅畫作不僅會被掛在教室的墻上,還會成為師生們心中永恒的記憶,激勵著他們繼續努力學習和為祖國繁榮昌盛貢獻力量。(圖為學生認真繪畫 通訊員 胡正東 供圖)(圖為學生與老師合影留念 通訊員 胡正東 供圖)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云盤社區,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