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肴溫舊夢,村饌樂遐齡(二)
面對如此龐大的服務群體,食堂的工作人員數量顯然捉襟見肘。他們中的許多人,除了負責日常烹飪、清潔工作外,還要負責食材的采購、配送,甚至還要兼顧一些老年人的心理疏導工作。這種“一專多能”的工作模式,讓我對他們的敬業精神和無私奉獻深感敬佩。同時,我也意識到,要想讓長者食堂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解決人員短缺的問題,吸引更多志愿者和社會力量的參與,形成合力。
地形復雜,是響泉村長者食堂面臨的另一大挑戰。許多老年人因腿腳不便,難以跨越崎嶇的山路到達食堂就餐。這一現實困境,讓我深感痛心。在探訪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位年邁的奶奶,她告訴我,自己非常希望能來食堂吃飯,但每次都要家人幫忙才能勉強下山,這讓她感到十分不便。那一刻,我更加堅定了要尋找解決方案的決心。或許,我們可以考慮引入送餐上門服務,利用無人機、小型電動車等現代交通工具,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便捷的送餐服務;或者,在村中設立更多的就餐點,縮短老年人就餐的步行距離。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云盤社區,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