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外院學子“三下鄉”:紅色美育,以紅巖錚骨氣節造就新時代少年
“來同學們聽我說,今天的普通話訓練課程以口部操開始”授課老師宋正毅在白鶴村三下鄉護“苗”行動五、六、七、八年紀普通話授課班上說道“雙唇打響、彈射饒舌、打開口腔咬‘蘋果’之后做完我們的口部操練習后再進行我們的胸腹式聯合呼吸法訓練和紅巖精神朗誦,來大家跟我一起打開口腔念‘啊....’”
近日,重慶外語外事學院與“鶴”童行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宋正毅與楊曦運用播音與主持專業知識為白鶴村當地學童推廣普通話。“普通話練習為紅巖朗誦打好了語音基礎,能更有效地學習和理解紅色精神主題”宋正毅說道。
(圖為與“鶴”童行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宋正毅進行普通話訓練授課 供圖 吳志豪)
午后,陽光透進了紗窗,把數不盡的希望照在了書桌上“你們有知道或者了解的革命英雄人物嗎”授課老師楊曦正在開始紅巖主題授課,內容圍繞小蘿卜頭和陳然的故事進行敘述展開緊接著講解了《挺進報》與《我的‘自白’書》將共產黨人和革命烈士的穩重精細、勇敢頑強、不屈不撓和甘于奉獻的錚骨氣節傳遞進少年心中。“以前不知道紅巖精神,通過這次紅巖主題學習讓我了解到小蘿卜頭這樣的革命英雄,讓我認識更廣”授課班學生李永輝說。
(圖為紅色故事朗誦培訓授課畫面 供圖 李宗雨燦)
清晨,一聲聲清脆而悅耳的誦讀聲,一句句鏗鏘而有勁的贊頌詞在白鶴村與蟬鳴相互碰撞共同匯聚成“大合唱”在清香的空氣中相激相蕩。授課班全體同學面對鏡頭絲毫不懼,將自己所學的紅巖朗誦像往常練習一般平順的背誦出,配合與“鶴”童行鄉村振興促進團攝制組同學完成朗誦視頻拍攝,展現出中華民族應有的少年氣魄。
(圖為與“鶴”童行成員為授課班進行朗誦視頻錄制 供圖 李宗雨燦)
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思想建黨、理論建黨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色、光榮傳統、成功經驗,紅巖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真正見證,是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之基、精神之魂。通過這次紅巖主題授課與朗誦能夠為白鶴村學童黨性修養的提升打好思想“地基”,為她們提供典范和指引,也能為重慶外語外事學院鄉村振興促進團的全體成員不斷加強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用紅巖精神補足精神之“鈣”,以專業賦能為人民服務。
2024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系統構建紅巖精神育人體系。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紅巖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筑牢青年理想信念底色的重要精神資源。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相互交織、相互激蕩,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深刻地影響著青年信仰塑造。因此,要著力構建“理論課堂+實景課堂+數智課堂”三維驅動的紅巖精神育人體系,不斷筑牢新時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