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外院學子“三下鄉”:重外學子助力鄉村振興,獲白鶴村誠摯感謝
近日,重慶外語外事學院與“鶴”童行暑期“三下鄉”鄉村振興促進團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近日重慶外語外事學院與“鶴”童行暑期“三下鄉”鄉村振興促進團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實踐活動,奔赴重慶市江津區中山鎮白鶴村開展了為期 8 天的“護‘苗’振鄉村,與‘鶴’共翱翔”社會實踐。
(圖為白鶴村村支書馮明仕進行三下鄉任務部署。 學校供圖)
當日下午,促進團的同學們滿懷熱情抵達白鶴村。在這 8 天里,他們為當地的孩子們帶來了豐富多樣的課程,如播音基礎教學、攝影課教學,激發了孩子們對藝術和表達的熱愛;精心策劃的紅巖朗誦活動,讓紅色精神在孩子們心中扎根。金絲皇菊扭扭棒手工課和漆扇手工課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促進團還深入走訪貧困戶,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懷。同時,他們積極參與白鶴村文旅宣傳片的拍攝,為推廣當地旅游資源貢獻力量。此外,反詐宣傳提高了村民的防范意識,賬號運營培訓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思路,假期安全視頻拍攝增強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圖為促進團成員宋正毅進行推普教學。 學校供圖)
(圖為促進團成員吳志豪進行攝影攝像基礎課程授課。 學校供圖)
(圖為紅色故事朗誦培訓授課畫面。學校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走訪進行反詐宣傳。 學校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進行白鶴村文旅宣傳片拍攝。 學校供圖)
在促進團志愿服務結束后僅兩天,重慶外語外事學院與“鶴”童行暑期“三下鄉”鄉村振興促進團收到了來自中山鎮白鶴村的一封感謝信。在信中白鶴村充分肯定了同學們的努力和奉獻,對促進團的付出表達深切的感激。
白鶴村提到,“白鶴村作為重慶市市級脫貧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仍有極大發展遠景。“ 與鶴童行” 鄉村振興促進團結合專業知識和個人本領,深入基層、踏實、奉獻、不怕吃苦、勇克難關,表現優異,收到了全村一致好評;他們充分發揮了黨員、團員先鋒模范精神,踐行了青年一代的光榮使命。”
信中還提到“強將手下無弱兵,駿馬蹄下無遙途。貴校師生不怕吃苦,勇挑重擔的品格得益于學校領導重視德育教育、重視師德師風培養,引導師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踐行了貴校“厚德、博學、求是、致遠”的校訓。”
此次實踐活動意義重大,不僅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更是積極響應了黨和國家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而在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中,也進一步強調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當代大學生作為時代的主力軍,積極投身“三下鄉”活動,是愛國主義精神的生動體現,是將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的實際行動。
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一環。大學生們的參與,為鄉村帶來了新的知識、新的理念和新的活力。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熱情,為鄉村的教育、文化、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添磚加瓦,為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公平貢獻了力量。
未來,期待更多的大學生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圖為中山鎮白鶴村感謝信。圖源中山鎮白鶴村村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