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積極響應雙碳政策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倡導低碳生活。7月1日-7月15日江蘇師范大學商學院舉辦“分投行動”垃圾分類情況調研團為主題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目的是在于提高市民對垃圾分類的重視,倡導市民在生活中踐行保護生態環境、低碳生活的理念。通過開展垃圾分類小課堂、探訪企業商戶等形式,對當地市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和宣傳,面對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引導、示范和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伊始,調研團隊深入社區,拜訪居民,親切發放問卷,細致詢問垃圾分類的實施現狀與居民的知曉程度。通過面對面訪談,團隊不僅收集了市民對垃圾分類基本概念的理解深度,還探討了實際操作中的困惑與挑戰,如分類標準的清晰度、投放設施的便利性等問題。問卷記錄詳盡,旨在全面剖析垃圾分類在當地的實際運作情況,為后續優化策略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調研團隊深入實地走訪調研,在當地各街道各社區進行實地走訪,觀察垃圾分類設施的配置,調查街道清運車、社區垃圾桶及垃圾中轉站內的垃圾處理方式,切實了解當地社區街道的垃圾分類真實情況以及垃圾分類時存在的真實問題,探索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思路。
圖為調研團成員了解社區智能垃圾桶情況
調研團隊積極宣傳垃圾分類,聯系當地學校及社區開展變廢為寶活動,暑假期間由指導老師牽頭,在社區及廣場設置廢物利用創意展示區,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公眾宣傳教育陣地,讓市民真正感受到垃圾分類的意義,從自身做起,變廢為寶、凈化環境。同時,團隊在社區醒目位置設置垃圾分類展示板,制作宣傳橫幅、海報、標語等,通過發放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冊、現場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及垃圾分類誤區,積極傳播垃圾分類的新思想,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及積極性
圖為調研團成員向居民科普垃圾分類知識
調研團隊聯合當地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小課堂,通過科學引導的方式,組織青少年開展垃圾分類知識講座、工藝手工課、趣味運動會等活動,帶領青少年用雙手踐行環保理念,用行動促進垃圾分類。在知識講座上,利用宣傳彩頁、分類視頻對垃圾分類進行宣傳,指導青少年如何正確投放自己家里生活垃圾;通過趣味互動引導青少年帶頭做一名影響家庭垃圾分類工作的參與者、宣傳者、實施者、監督者,切實養成分類投放的習慣,使垃圾分類工作融入生活。
圖為調研團成員向小朋友們科普垃圾分類知識
"綠色行動,始于分類,共筑美好家園"——此次“分投行動”垃圾分類志愿活動,我們心懷環保,手執分類之鑰,引領居民步入垃圾分類的新紀元。我們倡導的是一種綠色、健康、節儉的生活哲學,鼓勵每一位居民成為文明新風的塑造者,以實際行動踐行垃圾分類,促進資源的循環再生。展望未來,我們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類工作一定能夠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為構建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貢獻我們的力量。
圖為調研團成員與老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