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足跡,重溫紅色記憶 實踐團成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余姚市紅廉館、浙東革命根據地、浙東報社舊址、王鯤烈士紀念館、何克希將軍紀念館、浙東銀行史跡陳列、新華社浙東分社舊址等,珍貴的歷史文物如星辰般璀璨,每一件都閃耀著革命先烈的智慧與犧牲;難忘的歷史照片宛如畫卷徐徐展開,每一幀都定格了不屈與抗爭的瞬間;感人的革命故事口耳相傳,每一個都訴說著英勇與奉獻的壯歌。共產黨人,那群無畏的勇士,以頭顱為筆,熱血為墨,在浙東梁弄的每一寸土地上,書寫了勝利的篇章,奏響了自由的凱歌。在此之際,成員們滿懷敬意,向譚啟龍、何克希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致以最崇高的敬禮,他們的名字,如同燈塔般照亮前行的道路,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繼續傳承與發揚革命精神。
傳承大糕技藝,千載弦歌不輟 實踐團成員們在參觀歷史遺跡過后還親身體驗了余姚非物質文化遺產梁弄大糕的制作。制作大糕的技藝是梁弄古鎮的獨創且經過了世代相傳。梁弄大糕的制作過程分為八步:篩粉、雕空、加餡、蓋粉、加印、切糕、上蒸和加青箬。其外形方正,雪白的大糕上不僅可以印制“吉祥如意”、“奮發向上”、“恭喜發財”等寓意吉祥的話語,還能巧妙融入如“作風優良”這樣體現革命老區精神風貌、緊跟時代步伐的字樣,使得梁弄大糕不僅僅是一款傳統美食的代表,更承載著向世人展示鄉村快速發展和五育并舉教育理念的成效。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成立未來鄉村片區 實踐團成員在汪洋帆老師的帶領下下參觀了橫坎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文化展館,一進門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里面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橫坎頭村這個浙東紅村的期望和祝福,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堅強,黨員隊伍必須過硬,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好紅色基因,發揮好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橫坎頭村以紅色旅游為引領,通過挖掘紅色資源、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等措施,實現了鄉村的全面振興。未來,橫坎頭村將繼續深挖紅色資源,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
要從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像橫坎頭村這樣革命老區的開發建設,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感,把加快老區的建設工作抓緊抓好。文化展館內,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仿佛都在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
橫坎頭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探索和實踐是遙遙領先的。他們充分利用自身的紅色資源和生態優勢,創新性地發展紅色旅游和綠色生態產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這種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風貌,正是新時代鄉村振興所需要的。

實地調研浙東紅村,探尋黨成長的步伐 橫坎頭村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近年來,橫坎頭村黨委帶領黨員干部群眾,創新探索紅色資源、生態資源、文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實踐團成員通過實地走訪,采訪調研了多戶當地居民,用發放問卷的形式了解了當地鄉村的真實情況和當地居民在紅色資源下的熏陶和感悟。
我們和居民們親身近距離的接觸,仔細地調研了他們關于鄉村目前的問題和希望未來有待解決的目標,在體育設施,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展開了問卷調研,居民們也給予了我們積極的回應與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