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韻悠揚潤童心,筆墨傳情繪團結(1)
毛筆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其不僅僅是文字的書寫方式,更是一種情感表達和心靈溝通的工具。2024年8月,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青葉朤龘實踐隊前往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老廠鄉(xiāng)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毛筆實踐教學課程,本次實踐旨在讓相對貧困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留守兒童了解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毛筆書法,培養(yǎng)孩子們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引領孩子們在課程中提升書寫技能和專注力,為當?shù)氐暮⒆訋デ袑嵉膸椭?br />實踐教學課程伊始,線上實踐隊員首先給孩子們播放了動畫版的書法字體演變視頻,通過動畫版書法視頻讓孩子們大致了解了中國書法的演變過程,隨后開始向孩子們介紹中國字體從甲骨文、金文演變到小篆,再逐漸演變到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聚精會神地學習。
緊接著,實踐隊員通過播放幻燈片的形式向孩子們重點介紹了中國五大字體: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以及各自的特點和朝代變遷對字體的影響。相比于其他朝代,秦朝對字體的影響巨大,實踐隊員向孩子們介紹道:“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推行‘書同文’政策,以小篆作為官方書寫標準,此舉不僅促進了漢字的規(guī)范化,也標志著漢字從象形走向抽象,為后續(xù)字體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孩子們紛紛點頭,眼神中流露出求知的眼神。
此次活動的開展時間雖短,但為孩子們帶來的影響是非凡的。實踐隊隊員認為,書法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增加書寫技巧,更是一種加強民族聯(lián)系的紐帶。通過共同學習和欣賞書法作品,實踐隊員們希望這些相對貧困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留守兒童能在書法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用筆墨書寫民族團結的華章,用藝術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共同構建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包容的大同世界。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xiāng)”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xiāng)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jié)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zhèn)云盤社區(qū),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