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索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的融合路徑,強化校地聯動助力基層發展,山東理工大學“青衿筑夢·紅韻燎原”實踐團于7月31日赴茅坪鎮開展實地研學、基層調研,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為革命老區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校地攜手筑基地,產學聯動促發展
茅坪鎮政府負責人對我校一行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詳細介紹了茅坪鎮整體情況及鄉村發展現狀,然后就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視察過的神山村發展情況進行簡要介紹。近年來,以神山村為代表的鄉村,紅色底蘊持續激活,產業發展換擋提速,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憑借政策支持與自身努力,在紅色傳承中走出了致富路,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動樣本。隨后,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合作為起點,依托高校的智力與人才優勢,在紅色文化挖掘、鄉村旅游規劃、青年實踐鍛煉等領域深化合作,為茅坪鎮發展注入新動能。
山東理工大學負責老師對茅坪鎮政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簡要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及在社會實踐領域取得的工作成效,提到學校始終注重推動理論知識向實踐成果轉化,鼓勵青年學生深入基層鍛煉。他表示,神山村的發展經驗極具學習價值,實踐團將以此為契機,組織同學們積極參與基層項目,助力地方紅色資源開發與鄉村振興,期待與茅坪鎮開展長期穩定的合作,實現校地資源互補、協同發展。
雙方在座談會上圍繞上述內容深入交流,就多領域合作達成高度共識,明確將依托高校資源與地方實際開展長期合作。隨后,雙方簽訂社會實踐基地協議并舉行揭牌儀式。
(圖為實踐團所在高校與鎮政府簽訂協議)
研學龍江溯紅脈 感悟書院承基因
隨后,實踐團前往龍江書院、井岡山會師紀念館開展紅色研學活動。作為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革命舊址,隊員們在講解員引導下,參觀了工農革命軍軍官教導隊舊址、紅四軍黨代會會場等遺跡,詳細了解書院在革命歷史中的重要作用,聆聽革命先輩在此開展工作的史實,通過沉浸式學習感悟革命精神,深化對紅色文化傳承重要性的認識。這是與革命先輩的隔空對話,觸摸舊址磚石,聆聽奮斗史實,青年在沉浸式學習中接過精神火炬,讓紅色基因在行走中鮮活傳承。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龍江書院)
深訪大井聽民聲 細察小井匯良言
當日下午,實踐團深入大井、小井地區,以問卷調查與現場詢問相結合的方式,面向當地群眾、工作人員及游客開展調研,重點收集關于紅色旅游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鄉村振興建議的一手信息。調研過程中,團隊圍繞紅色旅游對村民收入的影響、配套服務優化、文旅融合路徑等內容與受訪者深入交流,為后續形成針對性建議奠定基礎。實踐團在大井、小井的調研,不只是信息收集,更是讓紅色故事從舊址走向生活的橋梁。問卷上的每道印記、交談中的每句心聲,都在串聯革命歷史與鄉村未來,為紅色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攢聚精準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討論調研結果)
此次茅坪鎮實踐之行,青衿紅韻實踐團以腳步丈量紅色熱土,以實干解碼振興命題。從校地共建的平臺搭建,到龍江書院的精神尋根,再到大井小井的民意聆聽,青年們在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中,既深悟紅色基因的厚重傳承,也洞察鄉村振興的現實需求。未來,團隊將繼續秉持初心,把實踐所得轉化為助力老區發展的持久動能,讓青春智慧在“紅色資源+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持續閃光 。
撰稿:唐瑞陽、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