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夏日的蟬鳴里藏著別樣的熱鬧——曲阜師范大學“星星的孩子”志愿服務團隊的12名志愿者,帶著鼓鼓囊囊的材料包,走進了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揚帆托管中心。教室里,30多個孩子瞪著好奇的眼睛,看著志愿者們鋪開彩色紙板、凸透鏡片和松緊帶,一場“低成本科技探險”即將開始。
“大家知道嗎?我們今天要做的‘魔法眼鏡’,能讓你坐在教室里就看到海底的魚、天上的星星哦!”志愿者李同學舉起一個做好的樣品,立刻引來孩子們此起彼伏的驚嘆。活動以“創意科技·童心探索”為主題,核心任務是帶領孩子們親手制作簡易紙板VR眼鏡。分發材料包時,有的孩子急著拆開包裝擺弄鏡片,有的則認真盯著志愿者演示的步驟圖,小臉上寫滿期待。
當孩子們的VR眼鏡陸續完工,志愿者們打開手機里的VR資源庫——戴上自制眼鏡的瞬間,教室里炸開了鍋:“哇!恐龍好像要從眼鏡里跑出來了!”“我看到金字塔了,沙子是熱的嗎?”有的孩子忍不住伸手去“摸”虛擬場景里的海豚,有的則拉著同伴分享眼前的奇觀,原本安靜的教室變成了充滿驚喜的“科技樂園”。
為了讓孩子們不只“玩”,更能“懂”,活動特意加入科普環節。志愿者播放了精心制作的動畫短片:卡通人物“小光”帶著孩子們穿越鏡片,演示光線如何折射形成立體圖像,原本抽象的光學原理,變成了“小光的奇幻旅行”。“原來我們的眼鏡能‘騙人’,是因為光在和我們玩捉迷藏呀!”三年級的小宇恍然大悟,還拿起鏡片對著窗外比劃起來。
午后的小組競賽更讓氣氛升溫。志愿者提出任務:用剩余材料給VR眼鏡加裝“創意配件”。有的小組給眼鏡貼上閃亮的貼紙,有的則綁上松緊帶做成“頭戴式”,還有的在鏡片旁畫了對小翅膀,說要讓眼鏡“帶著夢想飛”。最終,“翅膀隊”憑借天馬行空的創意拿下第一,領到了志愿者準備的天文科普繪本作為獎勵。
“平時孩子們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少,更別說VR這種新鮮事物了。”揚帆托管中心的張老師看著孩子們興奮的樣子,眼里滿是欣慰,“志愿者們不僅帶來了樂趣,更悄悄在他們心里播下了對科學的好奇種子。”活動結束時,不少孩子把VR眼鏡小心翼翼地放進書包,還拉著志愿者約定:“下次你們還來教我們做更厲害的東西好不好?”
此次活動不僅讓鄉村兒童在動手實踐中鍛煉了邏輯思維和精細動作,更通過協作競賽學會了分享與配合。志愿者們用低成本的材料搭建起通往科技世界的橋梁,讓孩子們在觸摸、探索、歡笑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也讓這個夏天的課余時光,因這份特別的陪伴而格外溫暖明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