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拋情深
我老家屋后有一股長流不息的泉水,清澈甜洌,不大的水塘后面有一棵百歲鵝掌柴,藤本薜荔厚著臉皮死活纏繞著,雖被老鵝掌柴無情拒絕,它卻笑面相迎,只顧自個生長,藤壯葉綠,每年金秋碩果累累。孩提時,薜荔成了我家免費提供制作冷飲的原料。薜荔,閩南話叫“憑拋”,是夏天自制冷飲的好食材;果實倒卵形或類球形,成熟時褐色,采摘時果蒂會滲出白色的黏液,稍不注意就弄臟了你的手;花開五六月,果熟八九月。薜荔的花托還含有肌醇、蘆丁、β-谷甾醇、乙酸酯以及β-香樹精乙酸酯。莖葉皆供藥用,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作用,用來治腰腿痛、乳痛、瘡節等癥。我10歲那年,勤勞的母親從薜荔的藤蔓上采摘成熟的果實,一粒一粒切成四瓣,將外面一層皮剝下,內果皮和籽沒有分開放在簸箕曬干,薜荔的干果等夏天需要時拿來自制冷飲“憑拋膏”。我以為,這是鄉下人最高檔的消暑飲料了。有一天媽媽要做“憑拋”冷飲,我主動請她教我制作方法:取一塊紗布或一個紗布袋、薜荔籽、涼白開水、蜂蜜等。干荔果取籽泡水弄濕,洗凈紗布,薜荔籽放入紗布包扎好封口;涼白開水放入盆中雙手反復輕輕揉搓,將黏液擠出來,直到紗布表面不再有帶黏性的液體出來就差不多啦;將薜荔籽搓出來的。水用大碗盛著放在泉水出口或水缸里(如今有冰箱,直接放入冰箱1~3小時讓其凝固)。從冰箱取出后切成小塊,倒些蜂蜜或白糖即可食用。現在條件好了,也可根據各自的口味加些其他調料,好吃得很。學會加工薜荔膏后,我每年夏季都要做幾次讓家人品嘗,全家人唇齒留香。
有一年夏天,表叔登門來看我媽。他右肩上長了一個鵝蛋大的癰,穿一件背心,露出紅腫的癰。我媽心疼地說:“咋不上醫院找大夫?”他說:“去啦,看了醫生,吃了藥也不見消呢……”我媽立刻直奔屋后,采回一大把薜荔鮮葉,又從飯桶里掏了一勺冷稀飯,混合薜荔葉和少許紅糖,放進石臼里搗碎搗爛,將它敷在紅腫處。第二天,表叔背上癰痛減輕了,他三天后完全消腫。他很高興地說:“嘿嘿,想不到大姨還會治病呢。”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在城里工作,有一年大熱天,我停在賣石花的攤前,以為石花就是“憑拋”,我買了一碗,蹲在大街上大口吃起來。剛入嘴,不但吃不出鄉愁的味道,而且還有很重的腥味讓我反胃。我放下碗請教老板這石花是用啥原料做的。“海底紅藻類天然植物石花草,用高壓鍋煮一煮,經冰箱冷凍就成啦。”1984年夏天,80多歲的老母親病入膏肓,她躺在床上,把我叫到床前,拉著我的手,干癟的嘴唇嚅囁地說:“老二,我想吃憑拋膏!”母親為兒女和家庭勞累一生,總是操心孩子的吃飯穿衣,最苦的菜她吃,最臟的活她干,她心中的世界只有孩子,沒有自己。一輩子只聽身邊孩子喊叫吃的,從未聽她向孩子討吃。這是第一次,也許是最后一次了。我飽含辛酸的淚水,從大缸里取出能做憑拋膏的材料,輕揉細搓,一邊搓一邊落淚……我盛上一碗拌了蜜的膏水,恭恭敬敬地端到床前,扶母親坐起,用勺子一口一口喂她。她眉頭舒展,高興地用完人生最后的晚餐—一碗農村美味憑拋膏。
校園文學推薦
- 老人
- 這篇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上海街頭一位老人的孤獨身影。小說巧妙地利用繁華都市與老人孤獨身影的對比,突顯了老人的獨特性和內心的滄
- 07-31
- 愛在春天里
- 春風夾雜春雨,沐浴千年前的美麗
- 07-30
- 今天,明天
- 曾經痛過的回憶,好像就在眼前
- 07-30
- 風居住的街道
- 夢中的青荷,微微搖曳,搖晃著時光唱的歌。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