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學子三下鄉:焦裕祿精神映童顏,向日葵書法寫新篇
發布時間:2024-08-07 閱讀:
焦裕祿,一個名字,一座豐碑,他的故事如同古老的歌謠,在風中悠揚,每一句都蘊含著深沉的愛與責任。他的精神,如同晨曦初露時分的第一縷陽光,溫暖而明亮,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每一個渴望在逆境中綻放光芒的心靈。2024年8月5日,鄭州大學“賡續英雄精神,汲取奮進力量”理論宣講團進入鄭州市金水區四月天小區的向日葵書法班,為孩子們宣講焦裕祿精神,讓他們在習字之余,也能學習到焦裕祿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的崇高品格,從而培養出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成為未來社會的有用之才。
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在宣講正式開始前,我們不斷討論、優化每個環節的內容,精心打磨宣講員輪換時的銜接詞并反復練習、一遍遍認真預演宣講過程,只為呈現最好的效果。此外,為了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我們還精心準備了許多小零食,使孩子們能在快樂中收獲知識。宣講開始前,我們先聆聽了孩子們心中的英雄故事。孩子們踴躍回答,真切地講述了抗日英雄劉胡蘭、偉大領袖毛主席、戰斗英雄黃繼光等人的事跡。他們用稚嫩的聲音傳達出對英雄的敬仰,用童稚之心彰顯了英雄精神的溫度。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當代青少年心中根植的英雄情懷。接下來,我們為孩子們介紹了焦裕祿事跡。在我們講述焦書記的故事時,我發現孩子們都被深深吸引,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此刻,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仿佛穿越時空,鮮活地呈現在所有人面前。他在蘭考縣頂風冒沙,鞠躬盡瘁,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為人民服務的壯麗贊歌。每一個事跡、每一個瞬間,都詮釋著其偉大的精神境界和無私的奉獻情懷。之后,我們又邀請孩子們誦讀了焦裕祿書記的名言。孩子們堅定的語調、鏗鏘的聲音,是對焦裕祿精神的呼應與傳承。在這一聲聲的誦讀中,焦裕祿精神仿佛一束光,照亮了孩子們澄澈的心靈。最后,我們請孩子們將焦裕祿精神抄寫下來,留在心間。孩子們紛紛低下頭,以最標準的寫字姿勢和最昂揚的學習熱情,將焦裕祿精神以遒勁的字體提現了出來。在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焦裕祿精神是永恒的。它有很多的表現形式,也存在于很多地方,只要心中英雄精神的種子,它就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永遠的傳遞下去,匯成一道道璀璨的光芒,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
對我而言,焦裕祿精神是一劑強心針,讓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它教會我,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要以人民為中心,勇于擔當,敢于作為。同時,焦裕祿那種腳踏實地、科學求實的態度,也讓我深刻認識到,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腳踏實地,才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對于孩子們的成長過程而言,焦裕祿精神更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焦裕祿精神的照耀下,孩子們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會懂得創新的重要性,讓自己別樣的想法綻放出別樣的光芒;他們會懂得團隊的力量,在互幫互助中成長;他們會明白艱苦奮斗的精神永不過時,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地堅韌勇敢;他們會主動關懷他人,換位思考,讓人生閃耀出奉獻的光芒。這無疑也增加了我在宣講結束后所產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我能夠感受到我做的事情擁有著獨一無二的價值。在幼小的心靈里播撒下一顆關于焦裕祿精神的種子,我相信,終有一天,這顆種子將生根、發芽,愈加茁壯,讓代代少年人均成棟梁。
焦裕祿精神不僅僅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更是一種行動的指南。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我們要繼續發揚焦裕祿精神,將其融入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陳苗 井水淼 任弼杭 謝焱 王欣雨 來源:大學生網報
社會實踐推薦
- 凝聚精神偉力,筑牢文化根基
- 8月1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紅心石榴籽一家親”社會實踐團在南寧市上林縣開展了一系列以“紅色革命教育”和“資助育人”為主題的社會實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