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科學學院暑期社會實踐】——踏上小橋,重溫黨史
黨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寶貴財富,包括堅定理想信念、密切聯系群眾、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擔當作為和團結協作共贏等特點。在新時代,弘揚黨史精神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學習黨史精神,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教育添錦色,杏壇振新聲”實踐隊于7月31日走進泰安市洼口村,重新學習黨的歷史。
現場采訪,聽老一輩的故事

村子里不光有低低落落的房屋,還有很多見證時代的百姓們。在村書記的指引下,實踐成員們見到了劉阿姨,向她講述完此行的目的之后,阿姨向成員們講述了那個年代的故事,她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但她見證了中國是怎樣一步步從貧窮走向富強的,在阿姨的描述下,我們切身體會到中國共產黨是如何站在人民立場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奮斗,一步步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望向小橋,重溫歷史在村里老人的介紹下,實踐成員們來到一座小橋前,關于這個小橋的傳言有很多,有人說紅軍曾從這個小橋走過,有人說這座小橋是為了紀念抗戰修的,起源在這時仿佛變得不是那么重要,其中的意義卻直擊心靈,這座小橋,歷經多少雨雪、多少風霜而不倒,橫跨在潺潺流淌的河水之上,橋身由堅固的青石砌成,歲月也在石頭上留下了斑駁的印記,橋下的河水奔騰不息,仿佛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踏上小橋,感受崢嶸歲月踏上小橋,成員們用心去感悟這位忠誠的衛士,走進小橋,才發現在小橋的兩邊分別用彩色瓷瓦刻著不同的詩歌,左邊是一首《七律·長征》,右邊則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橋的另一邊刻著這座橋的信息,原來這座橋被命名為革命大橋,這座小橋修建于1967年五月一日,在那個時間,修建這座橋,代表了百姓們全心全意聽從毛主席的話,聽從黨的指令辦事,代表了百姓們永遠不會忘記那段抗日的崢嶸歲月,橋身雖然已經老化,可站在橋上,感受河流沖擊,仍可以觸摸到那段艱辛歲月的痕跡。
通過此次小橋之旅,成員們重新學習黨的歷史,幫助成員們深入了解黨的崢嶸歲月,黨史不僅是一段過去的歷史,更是一段發展的見證,任何人都不能遺忘歷史,我們也應從歷史中學習進步,更好地銘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