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外賣實習實踐團
- 隸屬院校:河海大學
- 實踐地區:江蘇
- 指導老師:無
- 團隊隊長:陳燃
- 團隊成員:陳燃,李子豪,戴宇軒
- 發布時間:2025-08-29
- 瀏覽次數:
團隊展示介紹
河海大學大學校園外賣實習實踐團開展實習實踐:三人小隊深耕一線,助力校園餐飲升級
2025 年7 月 10 日,校園外賣實習實踐團正式啟動,這支僅 3 人的小隊開啟了為期兩周的實習實踐。團隊以 “深入校園外賣服務鏈條、優化師生用餐體驗” 為核心目標,憑借明確分工與高效協作,在一線實踐中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校園餐飲服務提質注入青春力量。
陳同學對接配送站點,專注配送效率優化;李同學進駐運營中心,負責數據統計與需求分析;戴同學監督餐品質量與流程。當日清晨,三人分別奔赴崗位。,陳同學學習路線規劃邏輯,了解如何避開上課高峰、確保 30 分鐘內送達;李同學熟悉后臺系統,掌握訂單數據統計與消費偏好分析方法;戴同學摸清餐品制作全流程,重點關注出餐溫度(不低于 65℃)與衛生標準,快速進入實踐狀態。
實踐期間,三人扎根崗位主動破題。陳同學發現校園新建宿舍樓配送常因路線不熟延誤,利用課余手繪 “校園外賣配送地圖”,標注最優路線與避峰建議,還建立 “配送互助群” 協調高峰支援。兩周后,新建宿舍樓區域配送時間從 35 分鐘縮至 28 分鐘,延誤投訴減少 20%;針對雨天餐品受潮問題,他建議平臺加裝配送箱防水隔層,使雨天餐品損壞率下降 18%。李同學分析訂單數據時,發現周一、周四午餐高峰易致系統卡頓,且超 60% 師生需個性化備注,便聯合平臺推出 “分時段流量調控”,高峰前啟動備用服務器,同時推動平臺新增 “口味調整”“延遲配送” 等備注選項,實施后系統卡頓清零,個性化訂單占比從 15% 升至 40%。戴同學在食堂建立 “餐品抽檢臺賬”,每日抽查 8 份外賣,發現某窗口米飯分量不均后,建議用標準化餐盒定量,相關投訴降至零;還協助設計 “簡易營養標簽”,標注餐品熱量與蛋白質,獲健身師生好評。
為傳遞師生需求,三人搭建溝通橋梁:陳同學在宿舍區設意見箱,李同學線上發問卷,戴同學與食堂食客交流,3 天收集 200 余份反饋。針對 “訂單追蹤難”“客服響應慢” 等問題,他們組織小型座談會,邀請 5 名師生、平臺主管參會,最終推動平臺 5 天內上線訂單實時追蹤功能,客服響應時間從 2 小時縮至 1 小時,投訴處理效率提升 35%。
兩周后實踐圓滿結束,總結會上,團隊負責人陳同學表示:“雖僅 3 人,但每人聚焦一點深耕,真正實現了知識到服務的轉化。” 平臺運營主管評價:“5 條落地建議讓訂單量增 18%,好評率達 97%,小團隊有大能量。
文字作者:李子豪
圖片作者:戴宇軒
社會實踐團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