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指導】|| 畢業生關于就業這二十個問題你是否知曉?
就業二十大問題
1.回生源地是什么意思?
畢業生離校前未確定檔案去向的,依據各省(市)當年政策由系統自動派回生源地,個人人事檔案將遷回生源所在地相應主管部門。
2.生源地如何確定?
①本科生:
以高考報名表戶籍地址為準。若戶籍遷移(如家庭遷居),需提供新舊戶口本復印件,向學校申請變更生源地登記。
②研究生:
a.無工作經歷的碩士/博士生,生源地與本科一致;
b.工作后讀研者,若讀研期間戶籍未遷入學校,生源地為工作地;若已遷入學校,則為原戶籍地。
3.生源地與現戶籍地不同怎么辦?
檔案改派:
①聯系現戶籍地人才中心開具《調檔函》;
②登錄生源地人才中心官網提交改派申請(需身份證、調檔函、戶口本電子版);
③檔案通過機要通道寄送,7個工作日內完成。
⚠特殊情況:若現戶籍地為工作地(如北上廣深),可申請“人才引進檔案專戶”,享受快速落戶通道(需提供社保證明)。
4.檔案回生源地會影響考公/考研嗎?
①考公:
檔案在人才中心屬“流動人員檔案”,不影響政審。但需確保檔案材料完整(如黨員材料、獎懲記錄),缺件需聯系學校補辦。
②考研:
錄取后,憑《調檔函》線上申請檔案轉遞至高校。注意:部分高校要求檔案必須在入學前到達,建議提前1個月辦理。
⚠若檔案長期未激活(超過5年),可能被標記為“休眠檔案”,需重新審核材料。
5.什么是《畢業生就業協議書》?
《畢業生就業協議書》是普通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簽訂的,用于明確雙方在就業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法律文件。它通常由教育部門統一印制,是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憑證之一。
6.簽訂就業協議時,
除了協議書還需要其他什么材料?
簽訂就業協議時,一般還要將《就業推薦表》原件交用人單位留存。如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就業,簽約后,還需填寫上海戶口報批表、進京審批表或到深圳市人事局申請接收函用于辦理戶口或檔案遷轉手續。
7.與用人單位簽約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①了解基本情況。
如公司的成立年限、經營狀況、用人機制、晉升制度、培訓體系、發展方向等。明確應聘職位的工作內容是否與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契合,單位的穩定性如何,自己的職業能力是否能夠得到提升。
②明確試用期期限和合同期限。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③注意單位的薪水額度和福利狀況。
例如是否有交“五險一金”的約定,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等。
④要明確違約責任。
謹慎應對口頭約定。有的用人單位為“留住”畢業生,會約定高額的違約金來約束畢業生。畢業生在簽約前可與用人單位協商調整違約金數額,通常約定的違約金不超過5000元;若無法協商則需謹慎考慮、慎重簽約,一旦簽署則應自覺履約。“考公、考取事業編制或者考研成功后,無需繳納違約金,雙方即可解除就業協議”,請以“補充條款”或補充協議的形式增加至就業協議中,切忌停留于口頭約定。
⑤務必仔細閱讀就業協議書內容。
針對不明確或有疑義的地方需及時與用人單位溝通解疑,警惕協議中不合理、不合法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