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薪火八秩調研團隊走進侵華日軍渠溝大燒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銘記歷史傷痕,傳承自強之志”主題教育活動。這座位于淮北相山區的紀念館,青磚黛瓦間沉淀著1938年的血色記憶,是日軍侵華罪行的重要見證。在講解員引導下,團隊成員通過泛黃的史料、銹跡斑斑的實物,詳細了解到那段慘痛歷史:1938年5月,日軍第九師團一部進犯渠溝,沿街縱火、肆意掃射,全村700余人中264人遇難,32戶被滅門,房屋燒毀過半。展柜中燒焦的農具碎片、幸存者藏身的地窖模型,以及記錄遇難者姓名的石碑拓片,讓每一個數字都變得觸目驚心,深刻詮釋著“苦難”二字的沉重分量。
在紀念館中央的遇難同胞紀念碑前,團隊成員整齊列隊、脫帽靜默,向紀念碑深深三鞠躬,用肅穆的儀式表達對逝去生命的哀悼與對歷史悲劇的痛惜。主展館內,日軍暴行的黑白照片、循環播放的影像資料直擊人心:倒塌的房屋、遍地的尸體、幸存者絕望的眼神。“以前在課本里讀歷史,總覺得遙遠,今天站在這里才明白,戰爭的殘酷離我們并不遠。”一位成員在參觀筆記中寫道。
走出紀念館,團隊成員圍坐交流感悟。“‘勿忘國恥’四個字,今天才真正刻進心里。”“史料里說有村民拿鋤頭反抗,這種不屈精神值得永遠銘記。”大家一致認為,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從苦難中汲取力量——唯有國家強大、民族團結,才能避免悲劇重演。團隊成員表示,將把這次參觀的感悟轉化為學習和實踐的動力,踏實奮斗,用青春力量守護和平,讓“珍愛和平、自強不息”的信念代代相傳。而這座紀念館,也將繼續以沉默而有力的姿態,提醒每一個人:歷史不可遺忘,和平需要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