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康愈星火,醫心筑夢”服務隊的實踐旅程畫上圓滿句點。回首這段時光,白大褂的褶皺間,藏著無數個清晨伏案書寫的評估表,字里行間記錄著對患者狀況的細致研判;治療床的紋路里,鐫刻下每一次關節活動度的微小進步,見證著康復路上的點滴成長。這些細碎而溫暖的印記,成為隊員們此次實踐中最珍貴的收獲,也讓“醫心助康”的初心在汗水里愈發清晰。


清晨的空氣愈發清新,門診大廳里同學們跟隨著老師對腦梗偏癱患者進行各個方向的主動運動訓練中的抗阻力訓練;對蹲起困難的患者進行大腿后側肌肉的拉伸和放松,增大踝背屈的關節活動范圍。物理治療室內,同學們幫助偏癱患者進行Bobath握手,一點點指導著患者進行訓練,不斷糾正患者存在的問題。


午后的雨帶走屬于夏天的燥熱,宣教會——“護腦健腰·一生安康”如期進行。腦卒中的搶救大腦黃金時間是在何時及腰椎保健有何方式兩個問題吸引來了無數的患者及家屬。當腦卒中的早期識別方法呈現在眾人眼前,一位爺爺哽咽的敘述令人心痛,錯過的時間成為了無法挽救的遺憾。在那一刻,此刻宣教的意義愈發清晰。正確的急救步驟不再是書本上的刻板知識,而是一個患者再次獲得新生的重要措施,早期的預防方法也變成了大家預防疾病的錦囊妙計;當腰椎問題成為了大眾群體的“老朋友”,四個不同方式的護腰操展示也成為大家感興趣的一個話題:貓牛式、仰臥抱膝式、鳥狗式、靠墻靜蹲式,隊員們通過演示這些方法逐漸為大家提供了合理的場景化需求。宣講會的最后,患者和家屬們跟著隊員們做起腰椎保健操……宣教會也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

“康復從來不只是訓練,更是陪伴患者重新擁抱生活。”一周的實踐,讓這句話在心中愈發深刻。此次活動雖已落幕,但對我們而言,這并非終點,而是無數待探索的可能,像一串無窮盡的省略號,在前方等待著我們去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