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睢寧縣,聆聽歷史鐘聲的激越回響。江蘇師范大學“夏令‘睢’行 數往知來”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團赴多個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教育實踐活動,接受革命愛國主義教育,賡續紅色血脈,傳承革命精神。
為銘記革命先烈,追憶革命歷史,江蘇師范大學“夏令‘睢’行 數往知來”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團于7月10日上午到達革命老區邱集鎮,走進有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基地”之稱的睢寧縣烈士陵園,參觀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紀念塔。他們仿佛暗夜中的火炬,在黑暗中點燃希望,懷揣著這份信仰,跟隨著邱集鎮規劃的愛國主義教育研學路線,實踐團成員們拜訪了當地老兵,切實感受到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人民部隊的精神。

參觀完烈士陵園,實踐團前往兒童畫活動中心。山隨日昳,青煙岫玉,孩子們的畫卷美不勝收。從田梗飛向天空,他的“孩子們”用畫板做翅膀,在鄉村筑夢人王集鎮中心小學美術老師朱永四十年如一日的幫助下,許多孩子們實現了夢想,畫出了美好未來。一幅名為《家住黃河故道邊》的兒童畫受到了志愿者們的贊嘆,年僅八歲的彭子芮和仝力文小朋友用絢爛的色彩描繪出家住黃河邊,果樹屋邊長,白鵝水中游的幸福生活。
第三站,實踐團前往睢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會場參加徐州市紅色故事宣講暨青年講師團“六進四講”活動。江蘇省第三屆紅色故事宣講大賽專業組金牌講解員桑雨昕以《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為主題,引導廣大青年學習踐行王杰精神,讓王杰精神綻放新的時代光芒;徐工集團鹿存宇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主題,為我們解答青年人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實現民族復興夢想的征程和實現個人夢想的重要機遇期中,怎樣做才能肩負起新時代交給我們青年人的重任;青年講師團成員、縣委黨校四級主任科員祁海嬌以《青年人,你自找苦吃了嗎?》為主題,鼓勵廣大青年要在“自找苦吃”中磨礪意志,在“自找苦吃”中增長才干,在“自找苦吃”中實現火熱夢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紅色基因是歷史的沉淀,是歷史真正厚重之所在。紅色基因根植于革命先烈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泥土中,傳承在一代一代人不懈奮斗的事業里。通過聆聽紅色故事,實地參觀建筑等形式,志愿者們分外珍惜這一寶貴經歷,在回首中銘記,在緬懷中傳承,在開拓中弘揚,江蘇師范大學“夏令‘睢’行 數往知來”志愿服務隊會盡他們最大的努力,讓紅色基因永不變色,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