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作為兼具藥用價值與經濟價值的中藥材,其品質與產量高度依賴潔凈的生長環境。雜草的過度滋生不僅會爭奪土壤養分、遮擋光照,還可能成為病蟲害的中間宿主,直接影響柴胡的有效成分積累。7月11日,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動力與電氣工程學院筑夢鄉村實踐隊深入山西省臨汾市古縣安吉村,通過實地走訪、與村民座談等方式,圍繞鄉村振興背景下安吉村的發展現狀、面臨挑戰及未來路徑展開調研,使我院動力青年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絕非紙上談兵,而是需要一代代人接續奮斗的“大文章”。此次活動是筑夢鄉村實踐隊第二天深入鄉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安吉村位于古縣東南部,距縣城約25公里,全村總面積約8.2平方公里,下轄3個自然村,共126戶,412人。村莊地處太行山余脈,森林覆蓋率達65%,生態環境優越,以種植玉米、谷子等傳統農作物為主,近年來嘗試發展核桃、柴胡等經濟農作物。村內有小型水庫1座,主要用于灌溉和村民生活用水,交通以村級公路為主,與縣城連接通暢。
志愿者們走進鄉村田間,開展“助農除草”志愿服務活動。活動前,志愿者與村干部溝通確定除草區域,明確需保護的農作物,避免誤除誤傷;村民們還現場教學,講解牛筋草、狗尾草等雜草的識別方法,傳授“松土拔根”“密草先割后清”等技巧,并強調農具使用安全。志愿者們備齊鐮刀、鋤頭、手套等工具,做好充分準備。

田間地頭里,志愿者們分工協作,揮鋤頭松土、蹲身拔草,遇密草區先割莖葉再清根,菜園中更是小心避開蔬菜幼苗。勞動結束后,大家將雜草集中運至堆肥點,清理農具歸位并打掃現場垃圾。汗水雖浸濕衣衫,卻換來了農田整潔,既為村民解了難題,也讓志愿者在勞動中感受農耕樂趣,用行動為美麗鄉村添力。
此次實踐成效顯著,筑夢鄉村實踐隊成員們不僅有效減少了雜草對農作物生長的爭奪,更改善了鄉村環境的整潔度,贏得了當地村民的認可與感謝,也讓我院同學們在實踐中直觀了解了雜草對農作物生長的具體影響,將我院“拓”字品牌傳遞在了安吉村中,安吉村的村民們也看到了屬于我院動力青年們的那一份認真與負責。
同時,同學們通過辨別常見雜草、學習科學除草的基本方法,親身參與除草勞動,深刻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增強了對勞動的尊重和對農民辛勞的理解,摒棄了“輕視體力勞動”的觀念,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強化了團隊凝聚力,提升了溝通與協作能力,強化了“以行動踐行責任”的擔當精神,促使其主動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樹立起服務基層的意識。
泥土的芬芳與指尖的觸感仍清晰可感,在彎腰拔除雜草的重復動作里,筑夢鄉村實踐隊成員們不僅體會到農耕勞作的辛勞,更讀懂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樸素哲理。這段經歷讓他們跳出書本,真正觸摸到鄉村的肌理,理解了基層勞動的價值。未來,筑夢鄉村實踐隊成員們定會帶著這份對土地的敬畏與實干的精神回歸生活,將實踐中收獲的堅韌與擔當,轉化為服務社會、扎根現實的動力,讓青春在腳踏實地的行動中綻放更扎實的光芒。
此次鄉村除草實踐雖已結束,但筑夢鄉村實踐隊仍在繼續,請同學們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