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構造》中提到:“若你渴望真理,就須親手觸碰;書本中的教條在解剖刀下往往化為塵埃。”2025年暑假期間,杭州師范大學學生醫療咨詢服務隊集結“解密人體,標本制作”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在解剖教研室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參與人員懷揣著對大體老師最崇高的敬意,共同制作教學所需的人體標本。本次社會實踐持續十四天,成員們在活動中對人體結構有了新的認識,對生命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團隊成員于緬懷廣場合影)
本次活動招募了十四位志愿“解密者”,分為七組,每組由一名大二同學帶領一名大一同學進行標本制作。解剖教研室指導老師符輝蒞臨解剖室現場,為團隊成員闡釋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并帶領大家共同進行解剖宣誓。隨后指導老師從最基本的器械使用開始進行細致講解并安排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小組成員每日都需確定當日的解剖任務、清點與清洗解剖器械、參照解剖學課本進行細致解剖、拍照記錄并標記重要結構、根據當日的解剖成果完成實踐日志。當遇到體積較大的人體標本時,團隊成員間進行靈活溝通,安排2—3組進行協同合作,共同完成當日的標本制作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團隊成員們不僅學會了辨別各類結構,也深刻認識到了不同人體的實際情況其實并不完全遵循教科書中的描述,同時也在合作中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做到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指導老師符輝帶領團隊成員進行宣誓)
本次社會實踐正值杭城盛夏,滾滾熱浪與刺鼻的福爾馬林共同刺激著每一位團隊成員的感官,而浸泡已久的人體標本也為解剖操作本身增添了不少困難。然而“解密者”們手持解剖器械,對照解剖課本,穿行于血管與神經間隙,仔細分離各塊肌肉。整個過程的難度可想而知,可貴的是無一人放棄,無一人請假,全勤完成標本制作任務,體現了團隊成員們高度的責任感與堅定的信念。
大一的同學是第一次這樣近距離操刀人體局部標本,對于他們而言,這是一次學習專業解剖知識的重大挑戰,也是一次絕佳的提前學習局部解剖學的機會。 大二的同學已經學習了完整的解剖學課程,能夠比較熟練地具體指導大一的同學如何根據標本的實際情況來分離脂肪、剔除筋膜,對于他們而言,這是一次指導他人具體實踐的重大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實際運用解剖學知識的機會。面對眼前的局部標本,小組成員齊心協力,快速翻閱書本,用心劃動解剖刀,日漸熟練,重要的血管神經在他們的分離下逐漸顯露,主要肌肉的表層筋膜也在解剖刀的揮動下漸漸褪去,小組成員高質量地完成了每日標本制作任務,認真對待每天的實踐日志。為了更好地滿足制作大型人體標本的需要,團隊成員靈活變通,采取2—3組共同完成一項標本制作的策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使標本制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同時,團隊成員每日進行經驗交流與成果分享,實現了團隊協作能力與實操技能的雙提升,為高質量完成標本制作任務提供了絕佳方案。
(小組合作完成標本制作)
在實踐期間,團隊成員還組織進行了人體標本室的參觀學習。整個過程以先由各小組各自參觀并學習標本,然后每小組進行輪流匯報并由其他小組提問。通過觀察標準標本,團隊成員能更加精準地定位解剖結構,明確制作標本時要保留的重要結構,從而減少操作錯誤,提升標本制作治療并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小組講解也鍛煉了團隊成員的分析與表達能力,而提問環節則直擊實操痛點,這種“觀察——總結——答疑”的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使團隊成員對后續制作標本充滿信心。
(團隊成員為其他小組介紹標本知識)
在這個暑期社會實踐中,我們深深感佩于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他們以身軀為教材,為醫學教育架起了生命的橋梁。在解剖實驗室中,團隊成員們懷揣著敬畏之心,通過經培訓的技術,將這份生命的饋贈轉化為立體教科書,每一處血管神經的精準分離,每一塊肌肉組織的完整保留,都凝結著團隊成員們對醫學傳承的赤誠之心。這些珍貴的標本將成為無言的良師,幫助醫學生們更直觀地理解人體奧秘,培養臨床思維。這種超越生命的饋贈,不僅體現了捐獻者的大愛精神,更以最深刻的方式詮釋了人文與科學的交融,為醫療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永恒的精神力量。
“解密人體密碼,重鑄生命新章”,本次活動旨在運用解剖學專業知識,不辜負大體老師的生命所托,讓團隊成員們以“解密者”的身份親身探索人體奧秘,制作教學所需的人體標本,為后續醫學生的學習提供直觀明了的資源。相信團隊成員們必將傳承大體老師的大愛精神,以更精進的醫學知識,在醫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