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霧朱砂朝陽一瞥
如果你不知道朱砂色到底是什么顏色,我想你一定是因為步履匆匆而沒看到今天清晨的日出,又或者薄霧蒙蒙、高樓林立、樹木雜叢——這生活里亂而有序的節奏和煙火——漸欲迷人眼。
是的,我在疾馳里看到了朝陽,以朱砂為顏,巨輪為形,如白駒過隙般在高樓、街道、樹梢間一閃而過,快速隱匿。仿佛在匆忙里看了一眼《千里江山圖》,又或者《松鶴延年圖》。
不得不說,就國畫而言,朱砂是水墨丹青里相對清麗脫俗的一類。它沒有胭脂的厚重,沒有曙紅的艷麗,沒有藤黃的明亮,沒有酞青藍的自我沉醉……自然很難占據畫面絕對的優勢地位。可不要因為這番不一定正確的言論而否認它舉足輕重的咖位。
毫無疑問,畫家們往往用它來“畫龍點睛”,比如點畫鳥的眼睛或喙,點花朵的蕊,畫芭蕉背后延伸的野果,或者淡出宣紙的不知名的小花。最大膽的揮灑,怕是在山水畫中的那輪紅日了,隔在遠遠山,不受一點墨的沾染,不占據太多的篇幅,明媚在它該在的位置,不聲不響。這默默驚艷又不顯喧鬧的存在,是朱砂生命的全部意義。而作為礦物顏料的它,涂抹即是覆蓋,不會共生,很難調和,只允許被鈦白稀釋,自成一派,大有海明威“我可以被打倒,不可以被打敗”的倔強,這屬于朱砂的性格。
清新鎮驚、安神、明目、解毒……,是百度詞條給朱砂的簡單概括。因此,很久以來,朱砂成了很多被命運震懾住陣腳的人貼身攜帶的護身符。說它是中藥的一種,而在物極必反的哲學里,它又是毒藥,古之畫者,畫到酣暢淋漓處,有舔筆的情急之勢,因此有人分析古代畫家大多短命,必是與舔筆和朱砂有關。然而在飲鴆止渴的精神世界里,過癮和殞命,有時候互相成就,玄之又玄。
然而,朱砂作為一種顏色,和月光牽扯出的因緣,是張愛玲神筆下的杰作。當一顆痣以朱砂的顏色出現,在白月光的加持下,詩意和悲涼的韻味開始逐漸濃厚起來。可蒼天饒過誰呢?悲觀者張愛玲說,飯粘子是白月光落進塵埃的無奈,蚊子血是朱砂痣不得不是的悲哀。這是朱砂的另一個側面,難能兩全的陰陽之說了。
我知道,這輪匆匆一瞥中的朝陽,會很快消失在多個昨天和今天,“我與春風皆過客,你攜秋水攬星河”,只能,只能感恩于每一個遇見,和每一個有所感的時刻。
校園文學推薦
- 老人
- 這篇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上海街頭一位老人的孤獨身影。小說巧妙地利用繁華都市與老人孤獨身影的對比,突顯了老人的獨特性和內心的滄
- 07-31
- 愛在春天里
- 春風夾雜春雨,沐浴千年前的美麗
- 07-30
- 今天,明天
- 曾經痛過的回憶,好像就在眼前
- 07-30
- 風居住的街道
- 夢中的青荷,微微搖曳,搖晃著時光唱的歌。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