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燈
幾乎每個清晨,我都會去尋找鳥鳴,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讓綠色浸滿全身。
時光尚早,小路上行人稀疏,忽然就想起了“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霽江。”的詩句。
久處方寸間,賢淑,似乎早已成為了一個標簽,一種習慣,好像只有在這樣的習慣里,才會心安,才會呼吸均勻地沉睡在自己打造的桎梏里,不肯邁出,別人亦禁入。而心中的思念和向往,卻從未停歇過,它總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某一個被觸碰的瞬間,慫恿著被裹緊的雙足,穿越云層,穿越星空,穿越幾十年的松散時光,朝著生命最初的原鄉,奔去!與其說這是一種思鄉之情,倒不如說是對生命里的那份純真始終難以割舍。
“海外名山都看遍,杖藜還看故鄉山。”我的故鄉沒有山,但記憶里的天空是那樣的藍,天空里,白云悠蕩,長長的河堤上,遍生著古槐,秋千在古槐之間搖曳生姿,不知若干年后,是否也會生出“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的思戀呢?河堤下,那條承載了太多悲歡離合的河流,悄悄收起波瀾,為遠方的游子低聲吟唱著懷鄉的情緣。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這首小詩,或許是我內心的點滴映照,好多年了,一直都在打聽故鄉的消息,留意傳聞中故鄉的樣貌,一直都想去看看故鄉的那條河流,看看它是否奔流依舊?看看河岸上的那對鸕鶿,是否還在堅守著只屬于他們的愛情?然而,這個愿望,卻始終未能達成。
其實故鄉并不遙遠,也并非不可企及,也許,真正遙遠的是人的心吧!“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是怎樣的一種情結呢?或許是俗世的凡塵纏住了腳步,抑或是怕真的見了,那份純真卻早已不在!故鄉的人,故鄉的水,故鄉那“隱隱飛橋隔野煙”的朦朧,那“洞在清溪何處邊”的向往,那神秘的古廟,那黑色的擺渡船,那兒時的玩伴,那天真的歡笑,也怕是早已變了模樣吧?但我也堅信,在和風吹拂下,我的故鄉定會日益美麗!
浮世繁華,走過了許多黑夜,心里卻始終有那么一盞燈,就如同這讓人思念的故鄉,總是讓人記起那段純真的過往。每當黑夜來臨,仰望星空,點點繁星便會化作縷縷影像,刻印在每一個思念的瞬間,于是,可能會哽咽,會懷念,會感覺無所依傍,會感傷,會淚水盈盈,而最終會靜靜地對自己說:我沒事。
也會常常沉浸在那位喜歡的詩人之多愁善感里,反復吟詠著他的“已是傍晚,蕁麻上……”享受那份靜謐與安逸,但卻總是不自禁地給自己添上一抹感傷的色彩,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感覺自己是個有著深情和詩意的人。
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盞這樣的夜燈,在淡淡的鄉愁里輕柔地撫摸它的微光,撫摸它帶給我們的溫暖,讓我們在沉沉的黑夜里,始終把故鄉擁在懷里,擁抱純真,擁抱美好,擁抱屬于未來的每一個清晨。或許到那時,我會輕輕地和你說起: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校園文學推薦
- 老人
- 這篇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上海街頭一位老人的孤獨身影。小說巧妙地利用繁華都市與老人孤獨身影的對比,突顯了老人的獨特性和內心的滄
- 07-31
- 愛在春天里
- 春風夾雜春雨,沐浴千年前的美麗
- 07-30
- 今天,明天
- 曾經痛過的回憶,好像就在眼前
- 07-30
- 風居住的街道
- 夢中的青荷,微微搖曳,搖晃著時光唱的歌。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