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簡陋的聚餐
一場暴雨,學校門前的小白河變得洶涌渾濁了。恰逢星期六,英語老師肖方元上課前在走廊上跟我說,下午你有空嗎?我說我沒事。肖老師說,那下午我們去打魚吧。
那時候,每到星期六,吃過中飯,學生便放學回家了,偌大的區中學校園顯得格外安靜。在教工食堂吃完午飯,我便和肖老師往白河邊走。我提著一個打水兼洗澡用的鐵桶,跟在肖老師身后,肖老師背著一張收攏成一把的尼龍線織成的網,那鐵鑄的網腳發出陣陣有節奏的清脆的叮咚聲。
每到河水平緩或者是回流的地方,肖老師便把網從背上放下,依次把網展開,再撿放到自己左手小臂上。右手抓住網的一端,左手緊挨著右手抓緊一端,右手使勁把網朝前方旋出,左手再順勢放松,一張漁網便變成了一個圓形,朝著水面罩下去。等網下沉了好一會,肖老師才兩手并用,一把接一把地把漁網慢慢地朝岸邊收攏。等到網子提出水面放到平緩的岸上,可以看到不少的魚蝦在跳動。翻開網腳,肖老師把一條條鯽魚、刁子、黃鴨叫撿出來放到桶子里,因網眼細密,進了網的泥鰍、沙鰍也逃不掉。
幾個小時下來,桶子里便有了兩斤活蹦亂跳的小魚小蝦。原路返回到學校,王大海老師已經把藕煤爐子燒了起來。大海老師也是教英語的,而且跟肖老師一樣是半邊戶,愛人都是農村戶口。我們三個是學校籃球隊的主力,平時在一起玩得比較多。肖老師和我回家換衣服的時間,大海老師已經把小魚小蝦的內臟清理好了。我叫上與我們平時一起玩的數學老師周全民過去的時候,魚已經在鍋子里煮上了。人還沒有進到大海老師的宿舍,魚的鮮香味已撲鼻而來。
我和全民年輕一點,看到煮魚插不上手,便把大海老師的辦公桌從窗前抬到房子中間,用濕布擦干凈,并擺上筷子、杯子和碗。那時候,老師辦公和住宿就是一間小房子,辦公與吃飯、喝茶共用一張抽屜桌。肖老師是英語教研組的組長,年齡大,資格老,他便坐在爐子前,一邊抽煙,一邊與大海老師聊天。不一會,一大盆熱氣騰騰的鮮魚蝦便被。端上了桌子。
應該是肖老師與大海事先商量好的,大海變戲法般從一個小柜子里拎出了兩瓶酒。酒瓶是洗干凈了的、輸液用的鹽水瓶,容量五百克,瓶里裝的是附近村民自家蒸餾的米燒酒。“啪”的一聲拔出瓶子上的橡膠瓶蓋,大海給每人面前的搪瓷杯倒了一杯酒,每杯都在三兩以上。大海邊倒酒邊說,全民老師的酒量差一點,第二輪我們三人把這大半瓶分完。
俗話說,雞吃叫,魚吃跳。剛才還活蹦亂跳的鮮魚,立馬變成了桌上的美食,鮮美到連骨頭也舍不得吐掉。尤其是魚湯,鮮鮮甜甜,令人不忍下咽。趁著酒興,大家都把自認為最有趣的故事講出來,讓人忍俊不禁,酒量也似乎增加了不少。我記憶最深的是周全明老師講的一段故事:學校有一位畢業于湖南大學數學系的老師,也是數學教研組長,他最喜歡給人講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那時不少的報紙都刊登了陳景潤的論文,那位老師總是拿著報紙跟別人說:你看,證明出來了,便簡單了。好像他原來也是可以證明出來的。我教語文,數學不是太懂,便對這位老師肅然起敬,全民一句話便讓我明白了個中道理。他說,那么多中外數學家,花那么長時間都沒有證明出來,你以為是那么簡單的問題嗎?
也不知到底是專業厲害,還是口頭表達能力強,不久碰上中央提出的要破格提拔使用“地、大、壓”(即地下黨員、大學生、長期受壓的人)的政策,這位數學老師一夜之間便被縣里提拔為我們學校管教學的副校長。只不過,他對全民老師更加器重了。他總說,你們是恢復高考后的大學生,專業知識扎實,反應快,一定要盡快挑大梁。后來,全民老師一直是學校的數學骨干教師,換了幾任數學教研組組長,他的數學王牌老師的地位一直無人能夠撼動。
后來,我們也還曾有過好多次的小范圍的聚會,新增了物理老師李智柏,語文老師周建國、陳文生,數學老師陳有義、陳春生,體育老師李方剛,教導員朱順寶。尤其是每年放寒假之前,學校集中閱卷的時候,后勤處總會安排晚上加餐宵夜。有時是價格不菲的黃燜羊肉,有時是在附近村民家購買的新鮮草魚,有時是茶油炒雞,都是上好的食材,而且還不用私人掏腰包。酒還是附近村民自家蒸釀的米燒酒。但無論如何,我們也喝不出當年四個人聚在一起喝的那一場小魚就米酒的味道。
校園文學推薦
- 老人
- 這篇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上海街頭一位老人的孤獨身影。小說巧妙地利用繁華都市與老人孤獨身影的對比,突顯了老人的獨特性和內心的滄
- 07-31
- 愛在春天里
- 春風夾雜春雨,沐浴千年前的美麗
- 07-30
- 今天,明天
- 曾經痛過的回憶,好像就在眼前
- 07-30
- 風居住的街道
- 夢中的青荷,微微搖曳,搖晃著時光唱的歌。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