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臺國家大劇院
南豐儺舞繼2015年12月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殊榮后再傳佳音,2016年11月7日晚,石郵儺班10位儺舞藝人攜古老與現代相結合的創新作品《儺•••情》,首次走進國家大劇院,與北京舞蹈學院師生一道同臺共舞,在第九屆“春華秋實”展演周隆重公演。
《儺•情》系國家藝術基金支持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作品,北京“長城學者”支持項目,北京舞蹈學院藝術創作實踐項目。作品圍繞古老的儺文化,以舞蹈獨有的方式生動詮釋了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以及中華文化精神的源遠流長。作品因其古意濃重、神秘樸拙中又不失現代審美的風格特色,在本屆“春華秋實”展演周活動中獨樹一幟,堪稱儺文化的視覺盛宴。
儺,是一種文化。它帶著原始的氣息,穿越歷史的塵埃延續至今。它以莊嚴的儺祭之禮敬畏著神秘的天道;它以樸拙的儺神之舞演繹著亙古的人道。儺面,是中國人生命觀、宇宙觀的浪漫抒情。儺,起源于遠古狩獵和古代巫術,是一種祈福消災、驅邪逐疫的祭祀儀式。其中,假面起舞是儺祭最顯著的特征。儺文化不僅是中華文明的DNA,而且對亞洲及東南亞各國,尤其韓國、日本影響深遠。
江西南豐縣石郵村傳承至今的“鄉儺”,被譽為儺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國迄今最古老的儺祭,其中樸拙神秘、粗獷怪誕的儺神之舞依舊保存著濃重的原始風貌。2013年授牌作為北京舞蹈學院教學實踐基地。《儺••情》正是基于這一古老文化展開的研學、研創的藝術實踐。提煉升華出藝術作品中的《序》、《開天辟地》、《生命造化》、《風調雨順》、《生生不息》、《神鬼情緣》、《篤誠敦厚》、《崇文尚禮》、《和合昌盛》、《尾聲》等十個部分。
演出中,江西省南豐縣石郵村的儺班藝人和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蹈家同臺共舞,生動演繹了一場古老與當下、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一場與神共舞中“大情大愛”的升華。真可謂雅俗共賞,異彩紛呈!參演的儺班藝人有大伯羅會武,二伯彭金孫、吳義勝,三伯唐賢仔、葉根明,四伯聶毛富,五伯吳冬桂,六伯羅潤印,七伯張水根,八伯饒金泉。青年舞蹈團演員有武帥、汪子涵、孫科、李楠、彭義博、蘇海陸、王印、馬蛟龍、蒲宇、王磊等。
《儺•情》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后,又應邀參與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海南省歌舞劇院跨年演出。
校園文學推薦
- 老人
- 這篇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上海街頭一位老人的孤獨身影。小說巧妙地利用繁華都市與老人孤獨身影的對比,突顯了老人的獨特性和內心的滄
- 07-31
- 愛在春天里
- 春風夾雜春雨,沐浴千年前的美麗
- 07-30
- 今天,明天
- 曾經痛過的回憶,好像就在眼前
- 07-30
- 風居住的街道
- 夢中的青荷,微微搖曳,搖晃著時光唱的歌。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