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
這是一個深秋的夜。
一盞忽明忽暗的油燈下,男孩趴在一張小方桌上寫作業。油燈里的油已經不太多了,燈光也隨之逐漸的變淡,男孩不時抬起頭來挑著燈芯。昏黃的燈光下,顯露出男孩略顯蒼白而又稚嫩、剛毅的臉龐。旁邊是他的母親在飛針走線。母親在縫補一件棉襖,是男孩的。破舊的棉絮從棉襖的多個地方露出來了,母親剪下泥色的舊棉絮,塞進一些雪白的新棉絮,然后在外面縫上一塊方形或圓形的粗布。
母親不時地抬頭看看寫作業的兒子。
“寫累了就別寫了,等明天早上起來再寫。”母親心疼地說。
“沒事,再寫一會。”男孩抬頭揉了揉眼睛回答。
窗外早已刮起的北風吹著窗戶紙“嗚嗚”作響,不停地向屋里透進絲絲的寒意。男孩不禁打了個哆嗦,母親忙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脫下來給男孩披上。
“媽,不用了。你早點睡吧,明天你還要上山干活呢。”男孩倔強地把外套脫下。
“媽不冷。快穿好,別受涼耽誤明天上學。”母親又耐心地給兒子披上。
男孩在班里學習一般,屬于中下游水平,但是母親還是對兒子寄予很大的期望。在農村,孩子要有出息,只有當兵和考學這兩條路。男孩身體孱弱,不適合當兵,只有考學這條路了。“你要是能像咱村忠洋的姐姐就好了——考上大學、安排工作。看他媽在村里人前人后的,多美呀!”母親絮叨著。
“早晚我也會叫你像她那樣的。放心吧,媽。”男孩堅定地說。
每次聽到兒子這樣的回答,母親臉上都會露出會心的笑容。雖然有點勉強,但卻包含著母親對兒子無限的期望。
墻上的掛鐘已經敲響了十下。男孩仍在奮筆疾書,母親仍在飛針走線。
這樣燈下的情景一直持續到男孩小學畢業。
校園文學推薦
- 老人
- 這篇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上海街頭一位老人的孤獨身影。小說巧妙地利用繁華都市與老人孤獨身影的對比,突顯了老人的獨特性和內心的滄
- 07-31
- 愛在春天里
- 春風夾雜春雨,沐浴千年前的美麗
- 07-30
- 今天,明天
- 曾經痛過的回憶,好像就在眼前
- 07-30
- 風居住的街道
- 夢中的青荷,微微搖曳,搖晃著時光唱的歌。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