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時
一個美麗的初夏,伴著孩子臉般的天氣到來了。但是每年的這個時候卻又讓考生們心里極度復雜,這是一個人生的轉折口,一個可以自己選擇的轉折。今年也不例外。
2012年,是我高考完的第八年,是我參加高考監考的第二年,參加高考和監考高考雖然所站的角度不同,但是心情都差不多,一樣很緊張,每當我看見臨進考場的考生們和在外焦急等待的家長們,我都十分緊張,因為看到他們就看到了當初的我。2004年6月7號我整理好考試用品茫茫然出發來到一中考場,心里即緊張又興奮,緊張我能否考一個理想的學府,興奮我12年的填鴨式教育終于在這一天終結。那天沒有人陪我,這讓我少了一份壓力,但也少了一份溫馨,心里忐忑不安,偶遇幾個同學也都是草草幾句鼓勵的話便敷衍了事。
第一科是語文,只記得時間很緊,緊到最后的幾秒我還在寫我的作文;第二科是數學,我什么都不記得了,因為大部分時間我都在東張西望,哦對了,那時候的高考是沒有被監視的,這可是少有的人權的體現啊,可惜現在這個人權沒有了;第三科是大綜合,作為最后一屆文理大綜合的學生來說,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也是悲催的,幸運的是我們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悲催的是要記住和搞懂的東西也很多,反正我是沒搞懂;最后一科是英語,我終于還是沒有挺住,我很無恥的睡過去了,當然成績也很無恥的沒醒過來,于是我的高考就在半夢半醒中過去了。
監考高考又是一種體驗,第一次的時候很好奇,看著考生們進入考場時臉上時而堅毅,時而迷茫,時而興奮,時而慌張,我突然想到:哥也有監考的一天!這是一種莫名的發泄,一種爽快,人們常說:人都會被權利和欲望所支配。這話不假,從監考這等小事上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今年是我擔任高考監考的第二年,新鮮感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是深思與無奈,面對著全程視頻監控的考場,你的一切便不再完全由你做主,過程中一個學生的筆掉在地上,他會很慌張的看向我,使勁的揮著手指著掉在地上的筆,因為他不敢撿怕被監控誤會,這難道不能引起我們的深思嗎?為什么我們要有高考制度呢?一個學生的品行和學習成績是一張答卷就能解釋的么?古代的科舉制度竟然真的延續到了今日,我看這才是一個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應該申報!
又是一年高考時,無數的考生走了,進入他們滿意或不滿意的象牙塔,無數的考生又來了,滿懷著希望與夢想。而我將繼續見證這鐵打的營盤和流水的兵。
校園文學推薦
- 老人
- 這篇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上海街頭一位老人的孤獨身影。小說巧妙地利用繁華都市與老人孤獨身影的對比,突顯了老人的獨特性和內心的滄
- 07-31
- 愛在春天里
- 春風夾雜春雨,沐浴千年前的美麗
- 07-30
- 今天,明天
- 曾經痛過的回憶,好像就在眼前
- 07-30
- 風居住的街道
- 夢中的青荷,微微搖曳,搖晃著時光唱的歌。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