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自然
天行有道,不為堯存,不為桀忘。生活是物質的,客觀的。春來草會青,秋來葉會凋。萬物皆有其規律,我們無法強求。古人云,船到橋頭自然直,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因而面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懷著一種釋懷的態度。
道法自然,時光飛逝,冥冥之中一切早已譜就。可,放眼大觀,又有多少人能明了。世界多煩惱,眾人不能自省,執迷婆娑,因而歷經百般劫。
試想凌一葉扁舟,馮萬淼煙波。拋卻煩惱,世俗,喜怒,拋卻所擁有,拋卻無所有,拋卻一累贅之體。忘情于天涯,寓意于山水。困而覺,覺而醒。餓而食,渴而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何等自在?何等瀟灑?不為什么而勞累,不為什么而費心,笑對一切,不強求,不失望,平平靜靜,波瀾不驚,又未嘗不是種幸福?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世界本是幻像,只是眾人加入自我的情感,方有千種變化萬種風情。浮云終會消散,白雪終究化水。待到所有希望與幸福化為烏有,痛只會更加扎心。懷著釋懷之心,順其自然,得到了不必沾沾自喜,失去了不必耿耿于懷,如此,處變不驚,方有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之氣魄,不會因世俗沾染不安。人需了明,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永遠也不是你的。得失未必重要,自在才更舒心。
拾一落英,細細咀嚼,縱有苦澀,慢慢品來,別有一番滋味,不可說。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只有參透生命的真諦,才能得到永生。如鳳凰涅槃一般,絢爛與煎熬過后,方能更加精彩。人生總有低谷,要有走出去之心,否則,此處,則為你葬身之處。風雨過后才有彩虹,驚濤駭浪總會過去。不執著于現在一時的困境,保持一份樂觀,順其自然,一切都會過去。即使殞身,命之所在,安然面對。
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哲人如是說。
佛曰:蒼生難渡。難度的是人之心,看不破,一切皆為虛妄,因而輪回萬世。其實只需,看破,放下,自在。人法自然,順應而行。于是,萬法皆滅,方超脫世外。在自己創造的空間,無盡遨游,不拘于外物。
“受命于地,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莊子·德充符》)
命運使然,萬事流轉。抿一口淡茶,安安靜靜。世界流動,無法改變,更不可更改。方知,順其自然,留一份淡泊,閑看花開花敗云卷云舒,自在如是。
校園文學推薦
- 老人
- 這篇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上海街頭一位老人的孤獨身影。小說巧妙地利用繁華都市與老人孤獨身影的對比,突顯了老人的獨特性和內心的滄
- 07-31
- 愛在春天里
- 春風夾雜春雨,沐浴千年前的美麗
- 07-30
- 今天,明天
- 曾經痛過的回憶,好像就在眼前
- 07-30
- 風居住的街道
- 夢中的青荷,微微搖曳,搖晃著時光唱的歌。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