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夢
如果這一生只聽一部昆曲,那么該是《牡丹亭》了;如果這一生只聽一段昆曲,那么該是《牡丹亭》中的《驚夢》這一段了。
夜深人靜,當一切喧囂沉寂,我坐下來,在清茶裊裊的香氣中,打開《牡丹亭》,頓時絲竹聲流淌開來,軟軟的,綿綿的,伴著輕輕的鑼鼓點合著悠揚的琴聲。舞臺燈光下,夢幻一般的杜小姐,淡粉色的長裙,繡著妖嬈的牡丹,娉娉婷婷,秋波流轉,哀怨而嫵媚,水袖兒盈盈,舞動著她的美麗和哀愁,似乎整個人籠著一層薄霧,于是,我就這樣跟著霧氣,悄悄的踏進柳夢梅的夢里,踏進湯顯祖給我們造的伊甸園中……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美麗的杜麗娘在嘆息著,為什么在她人生的春天里獨自一人在寂寞的看春花燦爛開遍,孤獨的徘徊在破敗冷寂的庭院。絲竹聲聲中,于是終于明白了柳生的那句話,“便縱有千般風情,更與何人說”。
昆曲之美,在于婉轉悠揚、清麗脫俗的旋律;在于唯美動人的詞句,每讀一字,于我,就像品著一粒粒心愛的楊梅,美妙的滋味在舌間纏繞,久久回味,那種暢快難以言表啊。
品茗聽聲,沉靜于昆曲之中,時間真是脆弱得不堪一擊。絲竹兒太快,流水板太急,這邊是陌上花如錦,那邊今日樓頭柳又青。黃粱美夢都已做好,一聲咿呀還未唱完。頃刻之間,玉貌花顏都已變得殘景凋年,大幕起落之中,就像那一場場人生的潮水,在這微觀世界中暢游自得。
在昆曲里我體會人生,樂趣其中。人生起伏,聚散無常,一切如夢幻泡影,人情、世故、道理,百年之事豈不都在戲中。有緣相聚,自當珍惜,相聚于姹紫嫣紅之中,無悔!
當你疲憊的靈魂無處安放,不妨到這牡丹亭中小坐片刻,看看美麗的杜麗娘,聽聽優雅的昆曲,不失為人生一樂啊!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牡丹亭》未老,我已滄桑。但我終是觸到了那殘春里最后的香。
校園文學推薦
- 老人
- 這篇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上海街頭一位老人的孤獨身影。小說巧妙地利用繁華都市與老人孤獨身影的對比,突顯了老人的獨特性和內心的滄
- 07-31
- 愛在春天里
- 春風夾雜春雨,沐浴千年前的美麗
- 07-30
- 今天,明天
- 曾經痛過的回憶,好像就在眼前
- 07-30
- 風居住的街道
- 夢中的青荷,微微搖曳,搖晃著時光唱的歌。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