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吃草的面積
孩子數(shù)學作業(yè)上有一道題目,把一只羊拴在草地上吃草,羊繩的長度是4米,求羊吃草的面積。3.14乘以羊繩長度的平方,兒子很容易就把這題做出來了,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一道簡單而枯燥的圓的面積的計算題,而我卻看到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一個羊吃的圓之外的大圓。
在我上小學、中學時,回家吃過午飯后,常要把家里的羊牽到村西的河邊,釘在草地上吃草。為什么要在午后呢?因為羊吃了早上帶露水的草會拉肚子,不利于生長。家里養(yǎng)過許多羊,我對其中的一只老母羊印象特別深刻。
深秋時節(jié),下午放學后來牽羊,老羊、小羊都沖著我咩咩叫,天快黑了,肚子也吃飽了,都急著要回家呢。老母羊吃的地方與眾不同,以羊樁為圓心,以羊繩為半徑的圓圈內,草象用刀緊挨著地皮割過的一樣,那個圈簡直就象用圓規(guī)畫出的一樣溜溜的圓,圓圈內的枯草把老羊的肚皮撐得圓鼓鼓的。拔出老羊和小羊們的羊樁,把它們牽到河邊喝水。這時,天邊的晚霞就象仙子的霓裳羽衣,色彩絢麗,光華燦爛。一群鳥兒披著霞光向南方趕著路程,西風不烈,氣溫適宜,鳥兒飛得優(yōu)美輕盈。不遠處田野的水稻已成熟,低著頭在風中挨挨擠擠,訴說著又一個豐年。一道殘陽鋪水中,波光粼粼,風起處仿佛是曲譜跳躍的《漁舟唱晚》。此時我看到的雖是很平常的景色,卻也如詩、如畫、如歌。天高地闊,我為圓心,目光所及,乃是半徑。無限風光,任我欣賞,好不心曠神怡。就是低頭看眼前這吃飽了的羊,這個羊吃出來的圓圈,也覺得可愛、有趣、開心。羊兒們喝飽了清甜的河水,我丟掉羊繩,識途老羊一羊當先,腆著肚子領著小羊,沿著鄉(xiāng)間小路飛快地向著家的方向跑去。
我是地道的“生在陽光下,長在田野里”的農村孩子,而我的孩子已與農村生活漸行漸遠。他抬頭看到的是被建筑物切割的天空,走路時小心翼翼地避讓著各種匆匆駛過的車輛,背著沉甸甸的書包,往返于家與學校兩個圓圈之間,他奔跑田野、親近自然的機會太少了。孩子會做“羊吃草的面積”這題,可失去的農村生活的樂趣又如何計算?
校園文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