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大一學弟學妹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一名大五的實習醫生學長。當你們懷著憧憬與忐忑踏入這座校園,穿上那件或許還略顯寬大的白大褂時,我想,你們的心中一定交織著對未來的無限想象與對未知的些許迷茫。作為即將離開校園、步入臨床一線的“過來人”,我想與你們分享一些肺腑之言,愿能為你們的醫學之路點亮一盞微燈。
一、珍惜時光,醫學是一場厚積薄發的長跑
大學五年,看似漫長,實則轉瞬即逝。醫學是一門需要沉淀的學科,每一門課程、每一次實驗、每一頁書籍,都是未來支撐你們面對生命的基石。請不要抱怨解剖課的枯燥、生化課的艱深、病理課的繁雜——今日你們記下的每一個名詞、理解的每一條機制,都可能在未來某個危急時刻成為拯救生命的關鍵。大學不是終點,而是你們醫學人生的起跑線。在這里,時間是最公平的禮物,如何利用它,將決定你們未來能走多遠。
二、保持敬畏,醫學是科學與人文的交響
你們將學習如何用聽診器捕捉心跳的節奏,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奧秘,用手術刀剖析生命的結構。但請永遠記住:醫學不僅僅是冰冷的數據和精準的操作,更是對生命的敬畏與對痛苦的共情。在你們未來的職業生涯中,除了疾病本身,你們還需要面對患者的恐懼、家屬的期待、社會的質疑。多去參加人文講座,讀一讀文學歷史,甚至培養一項與醫學無關的愛好——這些看似“無用”的經歷,會讓你們在未來成為更有溫度、更完整的醫者。
三、擁抱實踐,從實驗室到病房的跨越
醫學是實踐的科學。不要滿足于課本上的知識,主動去實驗室操作,去社區義診,去醫院見習(如果有機會)。當我第一次在急診科親手為患者縫合傷口、第一次在產科聽到新生兒啼哭、第一次在內科獨立完成腰穿時,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早一點接觸臨床,早一點感受使命,你們會對醫學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守護初心,在挫折中錘煉醫者品格
你們可能會遇到聽不懂的課程、考不理想的分數、做失敗的實驗,甚至對學醫的價值產生懷疑。這都很正常。醫學之路從不是坦途,挫折是成長的催化劑。請學會在失敗中復盤,在迷茫時求助(老師、學長、朋友都是你們的資源),在疲憊時調整。重要的是,不要忘記你們選擇醫學的初心——無論是源于對科學的向往、對助人的渴望,還是對某個溫暖的念想。讓這份初心成為你們漫長學醫路上的燈塔。
五、團結同行,醫學是一場集體遠征
你們不是孤軍奮戰。身邊的同學將是你們未來最堅實的戰友。多與優秀的人同行,分享筆記、討論病例、互相鼓勵。醫學的復雜性決定了沒有任何人能掌握所有知識,團隊合作是現代醫療的基石。從大學開始,學會欣賞同行的閃光點,培養協作精神,這將讓你們受益終身。
同學們,你們選擇的是一條光榮而艱辛的道路。五年后,當你們站在我現在的位置回望,一定會感激今天認真度過的每一天。愿你們不負青春,不負白衣,在解剖室里銘記生命的莊嚴,在圖書館中積蓄改變世界的力量,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鍛造不平凡的自己。
最后,借用特魯多醫生的銘言與你們共勉:“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
期待未來在更廣闊的醫學舞臺上,看到你們發光發熱!
你們的朋友
一名大五實習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