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蓮心”社會實踐團前往瀏陽市小河鄉人民政府,與民生事務辦主任鄒濤、經濟發展辦副主任余平懷就小河鄉發展現狀進行交流,討論后續活動開展方向。
圖為會議現場
“我們前期主要是走訪了魚鱗壩、疊水壩等幾個標志性景觀,并且開展了一部分特色活動”,實踐團負責人匯報了活動開展進程。實踐團于6月26日下午抵達小河鄉后立即動身,沿小溪河順流而下,進行實地拍攝記錄,幾天內已經推出“小河印象”“你好!小河鄉”“千年文韻,木子‘瀏’香”等多篇視頻、Plog作品,在微信視頻號、公眾號、小紅書、抖音等多平臺同步推送,取得良好傳播效果。
近年來小河鄉借著社交媒體宣傳的“東風”,一躍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為了更好接住這波流量,我們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余平懷介紹道。一方面,小河鄉精心開發魚鱗壩、疊水壩、星河天文臺等特色景點;另一方面,大力推進住宿、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
但在發展過程中,小河鄉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余平懷坦言,自《云上的小店》綜藝拍攝后,小河鄉缺乏有影響力的新IP,對游客的吸引力逐漸下降,與此同時,星河天文臺缺少常駐專業講解人員,小溪河一線包含了多個水源保護地,在資源開發過程中必須同時考慮環境保護因素。如何形成旅游產業的內生動力,成為小河鄉發展路上無法忽視的難題。結合上述問題,鄒濤向實踐團提出建議:“我們希望你們能從年輕人的視角來帶大家領略小河鄉的魅力,進行創新性表達,吸引更多感興趣的游客。”
后續,實踐團將針對小河鄉發展痛點,充分發揮專業知識,把文旅宣傳置于用更加生動活潑的語境中,助力小河鄉將媒體帶來的短暫“流”量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