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
總書記指出“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在此指引下,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共青薪火,栗耘興鄉“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共青城市墾荒文化實踐基地,感悟墾荒精神,學習農耕知識。

▲圖為實踐隊于墾荒文化實踐基地前留影
實踐隊隊員們首先參觀了墾荒展示館,館內的歷史文物與英雄事跡,讓大家初步了解了墾荒精神,知曉了當年墾荒者們艱苦創業的故事。

▲圖為墾荒園開路先鋒雕像

▲圖為實踐隊員于墾荒展示館前合影
之后,實踐隊來到田間。在墾荒園工作人員現場教學,傳授耕地和種植紅薯的方法后。隊員們隨即分工協作,有的清除田地里的雜草,為紅薯苗生長創造好環境;有的仔細挑選紅薯苗,挑出健壯的苗子;有的翻耕土壤,讓土地更疏松。大家合力將紅薯苗埋進土里。

▲圖為墾荒園工作人員教授實踐隊員如何翻耕泥土

▲圖為實踐隊員們拔除田間雜草
墾荒園之旅,實踐隊員們不僅學習到了農耕知識,體驗勞動魅力,更是領悟到了展示館中墾荒精神的內涵。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結束墾荒園的實踐后,實踐隊懷揣著對自然生態的好奇與敬畏,踏入共青城市生態文明展示館,探尋獨屬于江西、獨屬于共青城市的自然生態綺麗風光。
步入展示館,實踐隊員在講解員的引導下,他們的目光被館內陳列的各種展品深深吸引。這里有共青城市特有的生物物種標本,五彩斑斕的鳥類羽毛、憨態可掬的獸類模型,仿佛訴說著這片土地上生命的靈動與多樣;有珍貴稀有的礦產樣本,在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特的光澤,默默講述著大地深處的奧秘;還有以生動模型和詳細數據呈現的水文特色展示,讓人仿佛能看到江河奔騰、湖泊瀲滟的壯闊景象。

▲圖為展示館內當地動物標本
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講解,帶領隊員們身臨其境般感受著共青城市的生態之美。從青山連綿、綠水潺潺的自然風光,到生態保護帶來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每一個故事都讓隊員們深刻領悟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的深邃內涵。

▲圖為展示館講解員為實踐隊員講解當地地理環境
此刻,隊員們心中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之情愈發濃烈,他們更加堅定了守護自然風光、保護綠色家園的決心。那綠水青山,不僅是眼前的美麗畫卷,更是他們未來前行道路上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