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合肥大學旅游與會展學院“青春柏墊行,文旅繪新景”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在抵達廣德市柏墊鎮開展實踐的第三天,聚焦當地文旅產業發展脈絡,深入走訪雨燕谷生態景區、君泰山莊精品民宿、鑫龍湖度假村三大典型業態。團隊以“實地調研+專業剖析”為路徑,挖掘文旅運營痛點,探索發展新方向,為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文旅融合注入青春智慧。
生態景區調研:在自然基底中找“平衡”
雨燕谷生態景區,翠竹繁茂、綠蔭蔽日,天然生態本底是其核心競爭力。實踐團隊成員深入景區民宿與游覽區域,重點聚焦“環境承載力與設施布局”:觀察到景區在顯眼位置設置游客容量提示牌,精準把控生態保護與游覽體驗的平衡;調研民宿時,從基礎服務設施細節,到綠色康養項目開發,運用“旅游規劃”專業知識,評估業態與自然環境的適配性。
“環境優先、服務優質”的運營邏輯,讓同學們明晰:生態文旅發展,需以自然為基,既要將生態優勢轉化為游客體驗,更要通過科學規劃,實現可持續運營。團隊詳細記錄設施布局、服務短板,為后續優化建議積累一手素材,力求讓“生態牌”打得更精準、更長遠。
圖為“青春柏墊行,文旅繪新景”團隊在雨燕谷實地考察付靜妍攝
民宿考察:借在地文化破“同質化”
君泰山莊精品民宿,徽派建筑依山而建、融入自然肌理,是“在地文化賦能文旅”的鮮活樣本。實踐團隊通過觀察空間設計、對話運營團隊,解碼其差異化發展路徑:圍繞“長三角都市客群”需求,打造深度文化體驗與寧靜休憩空間;依托口碑傳播與回頭客資源,探索“文化+服務”的獲客模式。
調研中,團隊緊扣“在地文化轉化”命題:分析民宿如何將徽派建筑、地方民俗,融入客房體驗與特色活動;探討“文化元素激活”對優化客源結構、應對淡旺季的價值。結合“旅游市場營銷”理論,同學們提出“深化文化體驗場景”“開發在地文化衍生品”等思路,讓專業知識與實踐需求雙向銜接,助力民宿跳出“同質化”困局。
圖為“青春柏墊行,文旅繪新景”團隊在君泰山莊調研付靜妍攝
度假村探訪:從服務細節尋“突破”
鑫龍湖度假村,以濱湖景觀為特色,實踐團隊將調研聚焦“旅游服務優化”。通過梳理游客反饋、觀察運營流程,發現兩大核心問題:特色活動內容單一,宣傳聚焦常規服務,難以形成差異化吸引力;餐飲品類豐富,但本地特色食材利用深度不足,未能充分展現在地風味。
團隊以“服務精細化”為切口,分析“活動創新”“特色餐飲開發”對提升游客體驗的價值。從策劃“主題化特色活動”到挖掘“食材背后的在地故事”,同學們結合“旅游服務管理”知識,為度假村優化提供青春方案,讓“服務細節”成為文旅競爭力的新支點,助力其在市場中突圍。
圖為“青春柏墊行,文旅繪新景”團隊在鑫龍湖度假村實地調研付靜妍攝
青春思辨:讓專業知識“落地生根”
三天調研,實踐團隊摒棄“被動記錄”,以“主動解題”姿態,將專業理論融入產業調研:圍繞“生態保護與開發平衡”“在地文化活化路徑”“服務質量升級”等文旅發展關鍵命題,深度訪談從業者、采集游客數據、運用分析工具,精準識別產業痛點。
這場“沉浸式調研”,讓同學們實現雙重成長:既對“旅游開發、服務管理、市場營銷”等理論,有了具象化認知;更明晰“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邏輯,為未來職業發展錨定“產業服務”方向。目前,團隊正整合調研成果,聚焦柏墊鎮文旅發展共性問題,打磨兼具專業性與實操性的調研報告,力求為柏墊文旅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智慧。
此次柏墊之行,是合肥大學旅游與會展學院學子“深耕產業、賦能鄉村”的實踐縮影。從生態景區到精品民宿,從服務細節到產業命題,青春力量正以專業視角,解碼鄉村文旅發展新路徑,讓“三下鄉”成為“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的成長課堂,為柏墊鎮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注入蓬勃的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