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皖南徽磚,傳承匠心文脈
“莫道古窯星火寂,且看青春舉炬來”皖南徽磚為著名的非遺代表,為了傳承非遺文化,弘揚非遺精神,2025年7月3日,安徽理工大學蓼花知行志愿服務隊前往百家廟進行“三下鄉”暑期調研活動。7月3日清晨,踏入廣德市新杭鎮百家廟村的皖南徽磚博物館,細品那凝聚徽州工匠智慧的史詩篇章,傳承匠心文脈,以青春之力延續非遺文化的輝煌。
圖片為栩栩如生的磚雕 (王梓仰 攝)
隨著逐步深入,志愿者獲得了更加直觀的體驗。館長親自向志愿者展示燒窯的過程。只見他站在龍窯遺址前,手持火釬如同握著“神杖”,將松柴投入深邃的火膛。瞬間,青色的火焰騰躍而起,映照出他額前密集的汗珠。他引導志愿者俯身觀察火眼,當窯溫攀升至巔峰時,他突然舉起山泉潑向窯壁。“滋啦~”一聲,白霧轟然爆涌,宛如銀龍破空而出。志愿者在滾燙的氣浪中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卻見館長逆霧而立的身影巋然不動,這一幕更加彰顯了非遺傳承人的非凡氣魄。志愿者由此深刻領悟到磚瓦窯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非遺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
志愿者與館長合影留念(王梓仰 攝)
當暮色漸染百家廟的古窯群,安徽理工大學的學子們凝視著窯口躍動的星火,領悟到非遺傳承的深層奧秘:每一塊徽磚都承載著時光淬煉的文明瑰寶,每一次刀筆起落都詮釋著匠心不滅的精神遠征。從館長孤燈守藝的皺紋,到青春學子熾熱的瞳孔——守護的誓言已化作燎原的薪火。這生生不息的窯焰昭示著:當千萬雙手共同托舉文化火種,非遺便不再是歷史的遺響,而是照亮未來的永恒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