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大數據學院“壕Young青春鄉村振興促進團”走進重慶市綦江區石壕鎮響水村,進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們以“服務鄉村發展、關愛老年群體”為宗旨,聚焦鄉村振興需求,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責任擔當;顒又,“指尖上的夕陽紅”老人志愿服務專項支隊結合張書記提出的困難,充分發揮大數據專業優勢,圍繞老年群體實際需要,助力老年村民跨越“科技鴻溝”,用青春力量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三路同行,精準幫扶 清晨,志愿者們齊聚響水村石碑處,開啟志愿服務。依據張書記提供的困難戶名單,志愿者們迅速分組,三支隊伍有序前往定點農戶,深入開展入戶服務。每拜訪一戶家門,志愿者們便以親切的笑容、溫和的話語,耐心詢問老人的生活狀況。從一日三餐的飲食起居,到日常物資的儲備使用,再到內心深處對情感陪伴的渴望,志愿者們都一一詳細記錄。他們用專注的傾聽、認真的態度,陪伴著孤單老人,讓關懷與溫暖灑滿鄉間。
入戶送暖,志愿足跡 下午2點,志愿者們結合響水村所需持續開展暖心服務行動。聚焦60歲以上老年群體,重點協助完成社保認證工作。面對老人眼花手抖、操作困難等問題,志愿者通過手把手教學、反復細致講解,確保每位老人都能順利完成本年社保認證。服務期間,大家深入農戶家中走訪慰問,為居民送去洗衣粉等生活物資,同時,結合當地實際案例,向老人們普及防火、防溺水等安全知識,及時消除潛在風險。
溫情互動,傳遞關懷 在走訪過程中,志愿者與一位家中有上學孫女的奶奶約定,后續將為孩子提供課業輔導;一位懸掛毛澤東畫像的爺爺熱情分享過往經歷,表達對黨的擁護,并鼓勵青年志愿者:“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此次志愿服務活動,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傳遞溫暖與關懷,展現了新時代志愿者的責任與擔當。
從幫忙解決生活瑣碎、手把手指導社保業務,到生動講解安全知識,“壕Young青春鄉村振興促進團”在一次次交流與互動中,為鄉村發展注入滿滿青春的力量。揣著服務鄉村的熱忱,團隊還會帶去更多更多驚喜“持續”下鄉,用青春畫筆勾勒鄉村振興的絢麗圖景,讓鄉村煥發蓬勃生機。
指導老師/朱芷萱、甘艷平
撰稿人/李文靜
攝影/唐楠、李文靜、蔣雪
供稿/大數據青年志愿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