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烈日炙烤大地,江西財經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數智鄉行”實踐隊在指導老師彭剛帶領下,走進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官場村特色榨油工坊。隊員們將課本知識與鄉土實踐融合,為鄉村振興探索創新路徑。
步入榨油坊,濃郁的菜籽香撲面而來,現代榨油機透著高效精準的工業氣息,承載著當地榨油產業的沉淀。在彭剛老師引導下,隊員們圍在一旁,認真聆聽“炒籽、碾粉、蒸胚、包餅、榨油”等工序的講解。當金黃的菜籽油從榨油機中緩緩流出,現代工藝的高效與匠人的堅守令隊員們深受震撼。大家隨即用鏡頭、筆記記錄下工藝流程,彭剛老師則適時啟發思考:“如何用大數據、物聯網實現生產智能監控?怎樣借電商平臺拓展‘老味道’市場?”在這樣的互動中,現代技藝與數字技術的融合方案初步形成。

隨后,隊員們積極參與到榨油坊的實際操作中。隊員徐嘉俊和董瑞佳主動上前,幫助老師傅清理油渣。油渣清理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耐心與細致,既要徹底清除殘留的油渣以保證設備后續運行順暢,又要避免清理過程中對設備造成損壞。兩人在老師傅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操作著,不一會兒額頭便滲出了汗珠,但他們絲毫沒有懈怠,始終專注于手中的工作。這一過程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了榨油工作的繁瑣與不易,也對老師傅日復一日的堅守更加敬佩。

此次充滿油香與汗水的實踐,既是一次現代技藝的傳承之旅,更是一堂生動的鄉村振興實踐課。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的當下,這樣的校地聯動為鄉村產業升級注入了青春動能。彭剛老師表示,團隊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讓數字技術深度融入鄉村產業肌理,以青年智慧激活鄉土資源,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書寫新時代青年用技術賦能發展、以實干詮釋擔當的生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