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醫學子參觀鼓樓婦幼保健所:感悟政策溫度與青年擔當
發布時間:2025-07-04 閱讀:
南醫學子參觀鼓樓婦幼保健所:感悟政策溫度與青年擔當
中國青年網江蘇省南京市7月4日電(通訊員 孫澄 葉佳穎 熊映雪)在黨的第103個生日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7月1日上午,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組織十余名師生代表走進南京市鼓樓區婦幼保健所,開展了一場以"感悟國策溫度,淬煉青春擔當"為主題的深度學習活動。此次活動聚焦該所精心打造的關愛婦女兒童健康科普宣傳墻,通過沉浸式參觀學習,引導公衛學子深刻理解國家婦幼健康政策內涵,強化公共衛生服務實踐認知,筑牢新時代健康守護者的使命根基。
科普之墻:微觀窗口里的國家戰略
步入鼓樓區婦幼保健所,一面長達30余米的科普宣傳墻成為視覺焦點。在保健所健康教育科負責人李醫生的引導下,學子們沿著"生命全周期"的脈絡展開學習之旅。宣傳墻以明快的色彩和生動的圖示,系統呈現了五大核心板塊:
孕前優生啟航站:詳細解讀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展示優生咨詢、遺傳病篩查、葉酸補服等關鍵環節,墻面上"預防出生缺陷第一道防線"的標語格外醒目。
孕產期健康護航圖:通過清晰的流程圖解,展示從早孕建冊、定期產檢、高危妊娠管理到產后訪視的全鏈條服務,特別標注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
科學育兒指南針:涵蓋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技巧、輔食添加要點、兒童早期發展促進等實用知識,配以互動式身高體重發育曲線圖。
婦女健康防護盾:重點聚焦婦女"兩癌"(宮頸癌、乳腺癌)防治,展示免費篩查政策、自檢方法、預防措施,并設有乳腺癌自檢模型體驗區。
青春健康加油站:針對青少年群體,提供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指導、生殖健康知識、防艾禁毒教育等內容,體現對成長關鍵期的關懷。
"這面墻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國家意志的具象化表達。"李醫生指著一幅"健康中國2030"戰略圖示解釋,"從《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到《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所有政策最終都要落地為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服務。"
政策之光:映照婦女兒童健康之路
駐足科普墻前,國家層面對婦女兒童健康事業的頂層設計與戰略投入清晰可見:
1.制度保障筑牢根基
宣傳墻上反復出現的"國家免費項目"標識,正是政策溫度的直接體現。通過系統學習,學子們了解到我國已建立起全球規模最大的婦幼健康保障網絡:農村婦女"兩癌"篩查覆蓋全國2800個縣區,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惠及1.2億家庭,預防母嬰傳播項目使艾滋病母嬰傳播率下降至歷史最低的3%。這些數據背后,是《婦女權益保障法》《母嬰保健法》等法律體系的支撐,更是財政投入的持續加碼——2023年中央財政婦幼健康服務補助資金達184.7億元。
2.全周期關懷的體系構建
"從過去側重'保生存',到現在著力'促發展',這是我國婦幼健康工作的歷史性跨越。"學院副院長陳教授在現場教學時指出。科普墻上關于兒童早期發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板塊,正是《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中"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加強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監測"要求的具體實踐。而更年期女性健康管理內容的加入,則呼應了《中國婦女發展綱要》提出的"提高婦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水平"目標。
3.應對挑戰的前瞻布局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科普墻內容設計體現政策的前瞻性:出生缺陷防治板塊特別標注"高齡孕產婦關懷",對應我國高齡產婦比例升至17%的現實;兒童健康管理區突出近視防控和肥胖干預,針對我國青少年近視率53.6%、超重肥胖率19%的嚴峻形勢;青少年板塊強化網絡成癮預防,回應數字化時代的成長困境。
青春之誓:公衛學子的時代應答
在科普墻前的現場教學環節,師生展開熱烈討論。面對國家政策的宏偉藍圖與基層實踐的生動對照,新時代公衛學子的責任擔當愈發清晰:
"我們要做健康政策的'翻譯官'!"2023級本科生王同學在筆記中寫道:"政策語言需要轉化為百姓語言。就像這面墻把'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干預'變成'寶寶輔食添加五原則',未來我們要用短視頻、社區課堂等形式架設政策落地的橋梁。"
"我們要當健康公平的守護者!"研究生張同學關注到科普墻上的特殊設計:"盲文導覽和方言音頻播放器,體現對弱勢群體的關懷。這提醒我們,在健康資源分配中要特別關注流動婦女、留守兒童等邊緣群體,用實際行動縮小健康鴻溝。"
"我們要成為數據時代的健康哨兵!生物統計專業李同學深受啟發:"宣傳墻每月根據疾病監測數據更新內容。這啟示我們,未來要運用AI技術建立區域健康預警系統,讓政策干預更精準高效。"
向新而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活動尾聲,鼓樓區婦幼保健所會議室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座談會。保健所所長展示了近三年科普墻的成效數據:居民婦幼健康知識知曉率提升37%,孕早期建冊率提高到96.8%,宮頸癌篩查覆蓋率增長42%。
"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基層公衛人的堅守。"所長指著窗外忙碌的兒保科,"你們今天看到的科普墻,只是健康中國的微小切片。未來需要你們這一代,用新理念新技術構建更強大的健康防線。"
"從政策文本到一面墻,從一面墻到萬千家庭,這就是公共衛生的實踐邏輯。"學院院長在總結時強調,"今天的活動是行走的思政課,希望同學們帶著'國之大者'的胸懷,把論文寫在社區街道、寫在百姓需求、寫在健康中國建設的最前線!"
夕陽西下,離去的學子頻頻回望那面科普墻。墻面上"一切為了婦女兒童健康"的鮮紅標語,與青年們白袍上"南京醫科大學"的校徽交相輝映,勾勒出健康中國建設中最動人的青春圖景。此刻,政策的溫度已融入血脈,時代的召喚已化作擔當,新一代公衛人正帶著對生命的敬畏啟程,在守護民族未來的征途上書寫青春華章。
作者:孫澄 來源:大學生網報
三下鄉推薦
- 聆聽紅色故事,傳遞組織溫暖
-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護理與康復學院赴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醫路生花·薪火富平”暑期社會實踐團,是一支由學院學生黨支部組建的專業
-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