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合肥大學能源材料與化工學院“三葉草”志愿服務團隊在霍山縣的調研活動持續深入。作為抵達霍山縣的第五天,團隊成員走進佛子嶺大壩,感受紅色文化的洗禮,并與當地石斛加工婦女展開深入交流,聚焦返鄉創業對當地居民收入的影響。
上午,團隊成員來到著名的佛子嶺大壩。這座被譽為“新中國第一壩”的水利工程,不僅是中國水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承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內涵。團隊成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大壩的各個區域,聆聽了關于大壩建設歷史的詳細講解。了解了大壩在建設時期克服重重困難、凝聚無數建設者心血的歷史。隊員們登上大壩,俯瞰碧波蕩漾的水庫,深刻感受到了紅色文化中蘊含的責任與擔當,表示將以先輩為榜樣,在調研中發揚拼搏精神,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
▲圖為佛子嶺大壩照片
下午,團隊將目光聚焦于當地特色產業——石斛加工,與從事石斛加工的婦女們進行了面對面的訪談。在訪談中,不少婦女表示,她們投身這一行業已有數年,從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式加工,逐漸發展到如今相對成熟的生產模式。談及石斛加工對生活的改變,婦女們臉上洋溢著喜悅。她們提到,通過參與石斛加工,家庭收入有了顯著提升,不僅改善了物質生活條件,也為子女教育和家庭發展提供了更堅實的經濟基礎。同時,這一產業也讓她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既能照顧家庭,又能獲得經濟收入,實現了家庭與事業的兼顧。
▲圖為團隊成員訪談石斛加工婦女
隨后,團隊還對何家坊村村委會進行了訪談。村黨委書記伍三江談及當地的政策時,表明村委會在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關鍵的“橋梁紐帶”作用。一方面,村委會積極協調土地資源,通過整合閑置宅基地和集體用地,為石斛加工廠房建設和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空間保障,解決了長期以來制約產業擴張的土地瓶頸問題;另一方面,在對接外部資源時,村委會主動扮演“中介人”角色,搭建外商與本地商戶的溝通平臺,促成了多個合作項目落地。同時,還聘請石斛非遺傳承人進行相關技術培訓,更好的保障當地石斛產業的發展。
▲圖為團隊成員訪談何家坊村村黨委書記伍三江
此次參觀和訪談活動,讓三葉草三下鄉志愿團隊成員對霍山縣的紅色文化和返鄉創業產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合肥大學三葉草三下鄉志愿團隊將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和扎實的行動,深入基層、貼近群眾,在實踐中踐行青春使命,為鄉村振興貢獻高校學子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