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2025年7月4日,合肥大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筑夢鄉村路,‘涇’彩志愿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的成員們在學院分團委書記章云冉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安徽省涇縣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學習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位于涇縣城西郊,這里青山環抱,松柏蒼翠,見證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入園處的擋土墻上,葉飛同志題寫的“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八個大字蒼勁有力,將成員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隊成員們依次參觀了紀念碑、紀念館、烈士墓區等場所。成員們認真聆聽戰爭中七千健兒在東進抗日卻遭受陰謀的沉痛過往和突圍將士們在絕境中堅守信仰、浴火成長的英雄事跡。成員們駐足在展柜前閱讀泛黃的文獻、銹跡斑斑的武器和珍貴的歷史照片,深切感受著革命先烈們面對生死考驗時的無畏與忠誠。
“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后人”。新四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牢記人民重托,馳聘大江南北,深得華中人民的擁護,鍛造出“跟黨舉旗的堅定信念,英面里敢的鋼鐵意志,堅韌不拔的頑強作風,眾志成城的赤誠團結,相忍為國的博大胸懷,步調一致的自覺紀律”為主要內容的“新四軍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皖南事變死難烈士永垂不朽”。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參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皖南事變中革命先烈用生命詮釋的紅色精神,讓成員們對責任與擔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的參觀學習活動,不僅讓成員們深刻了解了皖南事變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更激發了愛國主義情懷和歷史責任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成員們也將銘記新四軍為民族解放奮斗的歷史,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努力學習知識技能,將新四軍精神融入青春奮斗之路。未來,成員們將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奮勇前行,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書寫屬于自己的奮斗篇章,讓革命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