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學院 “青春志愿,普語啟航” 三下鄉:多元課堂賦能,點亮鄉村孩子成長路
本網訊(通訊員 鄧鑫 圖 [鄧鑫])夏日熱浪擋不住青春腳步!7月5日,邵陽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青春志愿,普語啟航”教育關愛服務團在邵陽市大祥區板橋村的第三天支教之旅火熱開啟。告別單一模式,服務團精心打造“交通指南”、“推普歌唱”、“編程小車”三大趣味課堂,用知識拓展視野,用科技點燃好奇,用歌聲傳遞情懷,為鄉村孩子送上一份充滿驚喜的“成長大禮包”,讓“三下鄉”的實踐舞臺閃耀青春智慧。
交通指南課:安全出行,解鎖“遠方”地圖
“同學們,這個黃色三角標志是提醒我們注意什么呀?”志愿者指著課件中的交通標識,瞬間點燃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課堂上,紅綠燈的“無聲語言”、斑馬線的“生命守護”、不同交通工具的“搭乘秘籍”,不再是枯燥的條文,而是通過生動的圖片、情景模擬和互動問答,變成了孩子們手中探索世界的“鑰匙”。
“哇!原來去大城市坐火車要提前買票、找對站臺!”課后,孩子們興奮地交流著新發現。這堂交通課,不僅是安全意識的“必修課”,更為鄉村孩子打開了一扇眺望山外世界的“窗”,讓他們知道,條條道路都通向更廣闊的天地,安全出行,方能勇敢追夢。
圖注:趣味互動!志愿者借助課件講解交通安全與出行規劃,孩子們踴躍參與問答,課堂氛圍熱烈。
推普歌唱課:當《我的祖國》遇上“字正腔圓”
“我—親—愛—的—祖—國…”,悠揚的旋律在教室回蕩,一堂別開生面的推普歌唱課正在進行。志愿者化身“發音教練”,耐心指導:“‘窩’ wō,小嘴巴要圓圓哦~”、“‘貼’ tiē,聲調要揚起來!”孩子們聚精會神,一字一句打磨著標準的普通話發音。
當清晰而飽含深情的童聲合唱《我的祖國》時,語言的力量與家國情懷完美交融。歌聲里,是孩子們對祖國的熱愛,也蘊藏著他們“說好普通話,擁抱大未來”的樸素愿望。這堂課,巧妙地將普通話推廣融入思政教育,讓愛國情懷在優美的旋律和標準的發音中深深扎根。
- 圖注:聲情并茂!志愿者帶領孩子們逐字練唱《我的祖國》,在旋律中提升普語水平,厚植愛國情感。
編程小車課:代碼“魔法”,點燃科技火種
“快看!改一下這行數字,小車就能‘聽話’地轉彎啦!”編程小車課堂瞬間變身“科技游樂場”。志愿者手持智能小車模型,將抽象的編程原理“可視化”。孩子們圍成一圈,眼睛閃閃發亮,親手調試代碼參數,緊張地觀察著小車的運行軌跡。
“成功啦!我的小車跑起來啦!”此起彼伏的歡呼聲是探索成功的喜悅。這堂實踐課,將看似高深的編程知識,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趣味挑戰。對于許多鄉村孩子來說,這是第一次親手觸摸“代碼”的魔力,好奇心被徹底點燃。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門悄然打開,一顆“科技改變生活,我也能行”的種子在心中萌芽,為他們的未來成長拓寬了嶄新的賽道。
- 圖注:動手實踐!孩子們在志愿者指導下調試編程小車,成功運行的瞬間歡呼雀躍,科技探索熱情高漲。
從交通安全到普語傳情,從代碼世界到愛國旋律,邵陽學院“青春志愿,普語啟航”服務團用創意與熱情,將第三天的支教變成了鄉村孩子難忘的“知識嘉年華”。多元課堂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視野的開闊、興趣的激發和夢想的播種。
未來,這支充滿活力的青年隊伍將繼續深耕板橋村,用更多創新、有趣、有溫度的實踐,為鄉村教育注入青春動能,助力每一個小小的夢想發光發熱。他們的故事,是“三下鄉”實踐最生動的注腳,也是新時代大學生用所學所長服務社會、奉獻基層的青春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