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青穗筑基層”實踐隊前往洛陽黨建館開展學習活動。在洛陽黨建館的學習過程中,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承載記憶的實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事跡,讓“青穗筑基層”實踐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深刻感受到了洛陽這片土地上黨建工作的深厚底蘊與紅色精神的代代傳承。
從早期黨組織在艱難環境中點燃革命火種,到新時代基層黨建引領城市發展與民生改善,洛陽黨建館所展現的“扎根群眾、求真務實、擔當奉獻”精神,與我們正在開展的三下鄉志愿服務活動形成了強烈的精神共鳴,為我們扎根基層、服務社區注入了強大的信念力量。洛陽黨建館中,“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理念貫穿始終。
革命時期,洛陽的共產黨員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用真心換真情,凝聚起改天換地的磅礴力量;新時代,基層黨員干部踐行“一線工作法”,在社區治理、民生服務中沖鋒在前,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解決民憂。這種“扎根群眾”的精神,正是我們三下鄉活動的核心遵循。在天元社區的實踐中,我們將始終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時,我們會逐戶走訪商戶與居民樓,耐心傾聽大家對消防設施維護的建議,把排查結果與社區物業、消防部門精準對接,確保每一處隱患都能得到及時整改;反詐宣傳中,我們會針對老年人智能手機使用少、年輕人易受網絡詐騙的特點,分別設計“案例情景劇”和“反詐短視頻”,用居民聽得懂、樂于接受的方式普及知識,讓防范意識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黨建館里,“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令人動容。從三線建設時期黨員干部帶頭跳進泥沼修建廠房,到如今“黨建+網格”精準解決社區治理難題,洛陽的發展歷程中,從不缺“說干就干、干就干好”的擔當。這激勵著我們在志愿服務中拒絕形式主義,以實效為標尺。社區衛生清潔活動中,我們不僅清理可見的垃圾,更重點整治樓道堆物、綠化帶死角等“老大難”問題,帶動居民共同參與“門前三包”;健康講座前,我們提前調研居民最關注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預防需求,聯合市疾控中心定制講座內容,讓每一場活動都能真正惠及群眾。正如黨建館中展示的“小事連著民生,民生連著民心”,我們堅信,只有把每一件關乎居民生活的“小事”做細做實,才能讓志愿服務真正扎根基層、落地生根。最觸動我們的,是黨建館中“奉獻無悔、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無論是戰火中為保護群眾犧牲的黨員烈士,還是數十年如一日堅守社區崗位的“身邊榜樣”,他們用行動詮釋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這與我們“青穗筑基層”的隊名寓意高度契合——像青苗一樣扎根土壤,用青春力量滋養基層。
在青少年教育活動中,我們將紅色基因傳承融入課堂:紅色教育課上,結合洛陽本地革命故事講解黨史,帶領孩子們用廢舊材料制作國旗升降臺,讓愛國情懷在動手實踐中自然生長;安全自護課上,我們以黨建館中“黨員帶頭救災”的案例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們理解“責任”與“擔當”,學會在保護自己的同時關心他人。這些活動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精神的延續,讓奉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種子。
走出黨建館,館內的那句“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始終縈繞耳畔。作為青年志愿者,我們深知三下鄉不是簡單的任務,而是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在基層一線續寫為民服務的篇章。洛陽黨建館的精神,將繼續指引我們在實踐中錘煉作風、增長才干,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用實際行動回答好“新時代青年如何扎根基層、服務人民”的時代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