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上午,連云港贛榆區宋莊四新村村委的活動室里熱鬧非凡,中國礦業大學“披星戴夢”實踐團的志愿者們帶著天文知識和專業設備來到這里,為村里的小朋友們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宇宙探秘之旅”。
活動伊始,志愿者們通過精心制作的PPT和趣味動畫,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講解月球的奧秘:從“月球是怎么形成的”到“月相為什么會有圓缺變化”,一個個生動的例子讓遙遠的天文知識變得觸手可及。講解間隙,志愿者還設置了互動問答環節,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講解結束后,志愿者為每個孩子送上了印有月球圖案和天文小知識的明信片,“大家可以把今天學到的知識或者對宇宙的幻想寫在上面,說不定未來真能成為探索太空的小科學家呢!”志愿者的鼓勵讓孩子們干勁十足,紛紛拿起筆認真記錄。
最激動人心的環節當屬天文望遠鏡實操。志愿者先細致演示了望遠鏡的組裝步驟,講解調焦、瞄準等使用技巧,隨后重點指導孩子們觀測太陽黑子。“大家看鏡頭里太陽表面的黑色斑點,這就是太陽黑子,它們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當孩子們輪流通過鏡頭看到清晰的太陽黑子時,活動室里不時響起“哇,真的有斑點!”“太神奇了”的驚嘆聲,好奇與興奮寫滿了每個孩子的臉龐。
實踐團成員表示,鄉村孩子接觸天文科普的機會相對較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把科學知識送到家門口,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熱愛航天、探索宇宙的種子。活動最后,志愿者與孩子們舉著明信片合影留念,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一張張笑臉上,為這場鄉村科普課畫上溫暖的句號。
中國礦業大學實踐團走進黃海社區 社區娃解鎖“天文探秘”新體驗
7月23日下午,贛榆區青口鎮黃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里傳來陣陣歡笑聲,中國礦業大學“披星戴夢”實踐團的志愿者們正為社區小朋友們開展月球知識科普活動,用生動講解和趣味實操點燃孩子們對宇宙的向往。
活動現場,志愿者以“月球的秘密”為主題,通過動畫短片和圖文并茂的PPT,向孩子們介紹月球的形成傳說、月相變化規律等知識。“為什么月亮有時候像鐮刀,有時候像圓盤?”面對孩子們的提問,志愿者用“月球繞地球轉,太陽光照角度不同”的通俗解釋一一解答,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隨后,志愿者為孩子們發放了定制的月球主題明信片,上面不僅有高清月球圖片,還印著“地球到月球有多遠?”“月球上能住人嗎?”等趣味小知識。“這張明信片我要貼在書桌前,每天都能看到月球啦!”一位小朋友舉著明信片開心地說。
天文望遠鏡一亮相就成了全場焦點。志愿者先讓孩子們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的樹木和房屋,熟悉設備操作,隨后帶領大家觀測太陽黑子。“觀測太陽時一定要用專業濾光鏡,保護眼睛很重要哦!”志愿者一邊強調安全注意事項,一邊協助孩子們調整設備。當清晰的太陽黑子影像出現在鏡頭里時,孩子們激動地互相分享:“我看到了!那個黑點一直在!”
實踐團成員表示,社區是科普的重要陣地,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天文知識走進日常生活,激發青少年對航天科學的興趣。活動最后,志愿者與孩子們在“宇宙探秘”的歡聲笑語中合影,為這場社區科普活動畫上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