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凱玉 李維一】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2025年7月25日,東北林業(yè)大學社會實踐團隊一行7人,跨越千里從林海雪原來到平遙縣東遊駕村,以一場浸潤著歷史溫度與青春活力的“紅色之約”,讓紅色基因在林海與古城的交融中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團隊成員與村委會合影
東遊駕村位于平遙古城東北五公里處,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共秘密交通線的交通要道,紅色文化底蘊豐厚。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2019年該村依托自身條件,建設了“黨性教育室”“紅色交通線室”“南下支隊室”“紅色書畫室”“紅色研究會室”等七個館室,組成了東遊駕紅色紀念館,形成了規(guī)模化的紅色教育基地,再現(xiàn)了抗戰(zhàn)時期平遙紅色歷史。
東遊駕村紅色展覽館 侯心然攝
實踐開始前,團隊成員系統(tǒng)收集紅色文化史料,與東遊駕村村委會密切交流、制定安全預案并精心策劃活動的三個流程——紅色紀念館參觀學習、團隊與村委會共話紅色資源藍圖、村民紅色教育宣講,村委會工作人員提到“紅色文化不能鎖在基地里,得讓村民愿參與、能接力。”
首先,在村委會紅色文化研究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進行七個館室的參觀學習,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革命年代八路軍南下支隊在平遙大地上與日軍浴血奮戰(zhàn),在東遊駕同蒲鐵路與日本侵者英勇作戰(zhàn)的事跡。隊員們了解到,東遊駕之戰(zhàn)是南下支隊南征第一戰(zhàn),是平遙抗戰(zhàn)史上八路軍犧牲人數(shù)最多的戰(zhàn)斗。紅色文化研究員囑咐道:“要學習發(fā)揚這種戰(zhàn)斗精神,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
東遊駕村村委會工作人員為隊員講解 侯心然攝
隨后,團隊成員與村委會工作人員開展座談,隊員們依次詢問,村委會工作人員耐心解答并表示,該村計劃在村東南角建立紅色文化旅游區(qū),既能讓紅色革命文化深入人心,又能帶動村內產業(yè)發(fā)展,促進鄉(xiāng)村振興。同時,工作人員還提到,為了讓紅色革命精神為村民傳承,村內定期開展以村內黨員為主體,村民切身參與的紅色革命歷史情景演繹,真正做到讓紅色故事聽得入味、記在心里。座談最后,團隊成員針對村委會紅色教育基地與高校對接的方案建言獻策,讓東遊駕紅色文化傳到青年心里。
隊員與村委會座談
最后,為讓宣講“接地氣、入人心”,隊員們以自己為期4天的平遙紅色文化學習為切入點,講述了隊員們在平遙紅色之旅的所見、所聞、所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紅色文化、賡續(xù)革命精神。宣講尾聲,隊員與村民分享王震將軍在東遊駕村樹立題詞牌的《憶南征》,與村民共同緬懷為了今日之和平前赴后繼的革命先輩。
隊員對村民進行紅色文化宣講
此次“紅色之約”,讓東林學子與東遊駕村結下深厚情誼,這不僅是一次深刻的黨史學習教育,更是一場精神的洗禮。從林海到古城,青春力量與紅色土地的碰撞,正讓紅色基因在傳承中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作者 周凱玉 李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