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深入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和和順古鎮,通過走訪村寨、對話農戶與非遺傳承人、重溫總書記囑托等方式,探尋“民族文化+鄉村振興”的融合路徑。在司莫拉,他們感受木鼓舞的魅力、領略佤族織錦的古老技藝,見證李發順家從特困戶到依托電商發展的“大米粑粑CEO”的幸福蝶變;在和順古鎮,他們借助VR技術還原艾思奇撰寫《大眾哲學》的場景,開設“紅色哲學小課堂”,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此次實踐對團隊而"/>
大學生網報,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投稿平臺

  “青聚同心”實踐團走進云南騰沖:以青春之力為邊境文化賦能,為鄉村振興添彩

    2025-07-31    閱讀:
    來源:大學生網報

  “青聚同心”實踐團走進云南騰沖:以青春之力為邊境文化賦能,為鄉村振興添彩
  2020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踏著瑞雪來到云南騰沖司莫拉佤族村,留下“讓幸福的地方更幸福”的深情囑托。四年后,由5名大學生,以“青聚同心”邊境文化賦能實踐團的名義,再次把目光投向祖國西南的這座邊陲小城。她們帶著同一個疑問出發: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宏大敘事里,青年到底能做什么?于是,5張車票、5臺相機、5本專業書,成為連接象牙塔與田野的最短路徑。她們深入云南省騰沖市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和和順古鎮,開展為期5天的文化調研與實踐活動。團隊通過走訪村寨、對話農戶、對話非遺傳承人、重溫總書記囑托,探尋“民族文化+鄉村振興”的融合路徑,用腳步丈量村寨的每一條石板路,用耳朵傾聽每一聲木鼓的回響,用鏡頭定格每一張佤族老人的笑臉。對他們而言,這不再是一次簡單的社會實踐,而是一場“把論文寫在祖國邊境線上”的青春誓言。
  在“幸福的地方”解碼文化基因
  司莫拉,佤語意為“幸福的地方”。當實踐團抵達村口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巨大的彩繪墻——“讓幸福的地方更幸福”十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村寨老人身著傳統佤族服飾,用略帶口音的普通話向同學們講述木鼓舞的起源:“以前我們佤族打獵歸來,就要敲木鼓、跳木鼓甩發舞,感謝天神木依吉賜予豐收。”老人邊說邊示范,雙手高舉鼓槌,鼓聲深沉厚重,仿佛從遠古傳來。實踐團成員們圍成一圈,學著老人的姿勢敲擊木鼓,鼓點由凌亂到整齊,心跳與鼓聲同頻共振,那一刻,他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文化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而是活在人們血液里的脈搏”。
在民俗文化陳列館,從現存的古老織錦機器中感受出了國家級非遺“佤族織錦”的古老技藝。一臺銹跡斑斑的古老織錦機靜靜佇立在那里,仿佛可以看到傳統的“腰機”技藝:雙腳蹬住經線,腰間綁著皮帶,雙手如蝴蝶穿花般飛梭引線,短短十分鐘,一塊紅黃黑三色交織的佤錦便初具雛形的模樣。
  從特困戶到“大米粑粑CEO”:一戶人家的幸福蝶變
  四年后再次踏進李發順家的門檻,實踐團成員幾乎同時深吸了一口氣——那是大米與芭蕉葉被蒸汽喚醒后交織出的甜糯味道,像一條隱形的時光隧道,一下子把人拉回2020年1月19日那個雪霽初晴的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就是在這間佤式火塘屋里,掰下一角熱乎乎的大米粑粑,遞到李發順母親手中,笑著說:“祝你們的日子像這粑粑,越蒸越甜!”如今,火塘換成了電氣化蒸箱,土灶改建成開放式廚房,唯有墻上那張被歲月打磨得微微泛白的合影固執地提醒人們:囑托已被時間釀成了現實。
  李發順笑著算了一筆賬:村里路修好了,游客多了,電商平臺把佤山土特產賣到全國,日子就像大米粑粑一樣“越蒸越甜”。李發順把剛出籠的粑粑掰成五瓣,分給實踐團的5名同學。“你們嘗嘗,是不是比四年前更甜?”陳應聰咬下一口,糯米的甘甜混著芭蕉葉的清香在舌尖綻放。她突然明白,所謂“讓幸福的地方更幸福”,不只是讓李發順一家富起來,更是讓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在時代的蒸汽里,被溫柔地蒸熟、被幸福地看見。賬本可以翻頁,囑托不會過時;大米粑粑會涼,但青春的熱度正好可以把它重新加熱。實踐團成員圍繞“電商助農+文化IP打造”與李發順深度交流。
  走進艾思奇故居:讓哲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離開司莫拉,實踐團驅車40公里來到和順古鎮水碓村。這里曾是“西南絲綢之路”重鎮,如今因艾思奇故居成為紅色研學地標。青磚黛瓦的四合院內,一株百年香樟樹下,實踐團就地開設“紅色哲學小課堂”。成員們用VR技術還原艾思奇1937年撰寫《大眾哲學》的場景:昏黃油燈下,26歲的艾思奇在竹簡紙上寫下“哲學并不神秘,它和油鹽醬醋茶一樣貼近生活”。游客和當地青少年戴上VR眼鏡,仿佛穿越時空與青年艾思奇對話。實踐團就地開設“紅色哲學小課堂”,向游客和當地青少年講解《大眾哲學》的當代價值。“以前覺得哲學高深,今天才知道它講的是老百姓過日子的大智慧!”實踐團成員將繼續用青春語言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青春誓言:把論文寫在祖國邊境線上
  在寨心廣場,實踐團重溫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考察騰沖時的重要講話:民族團結一個都不能少。“這次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實踐團隊長陳應聰表示,“青聚同心”團隊發出倡議:把課堂搬到邊境村寨,把智慧融入鄉土中國,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誓言回蕩在群山之間,與遠處傳來的木鼓聲交織成最動聽的青春樂章。
  結語:鄉村振興是一場接力賽,青年要跑好屬于自己的那一棒。“青聚同心”邊疆文化賦能實踐團們在實踐日志中寫下的:“鄉村振興不是一場百米沖刺,而是一場需要幾代青年接力的馬拉松。我們愿做第一棒,更愿做永遠的陪跑人。”
 
 
 
 
 
 
    掃一掃 分享悅讀
三下鄉推薦
大學生網報©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2010258號-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亚洲区久久综合| 男人天堂免费视频|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羞羞漫画登录页面免费| 日本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欧美乱妇狂野欧美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猛男做受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黄在线观看| 欧男同同性videos免费|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777丰满影院| 欧洲女人牲交性开放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 国产成人免费电影|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 青青在线国产视频|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国产女主播一区| 亚洲人在线视频| 777精品视频| 欧洲乱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国产视频你懂得|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