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工商大學李茶青鋒隊深入湘西州古丈縣高峰鎮,圍繞千畝梯田的保護利用、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展開專題調研,以實際行動響應國家號召,將青春汗水揮灑在廣袤鄉村。
實踐團隊徒步考察了層疊壯觀的巖排溪梯田,實地查看梯田風貌、古老石砌田坎及“九龍之水”灌溉系統。通過訪談當地干部、農技專家和村民,團隊了解到:巖排溪梯田共79級、1100余丘,總面積1300余畝。其獨特石坎構造和數百年水利工程,深刻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古代農耕智慧,凝聚了土家族、苗族、漢族先民智慧,令隊員深受震撼。
巖排溪梯田航拍圖 楊競民攝
巖排溪梯田遠景 張鐵嶺攝
調研聚焦梯田可持續發展挑戰與應對。團隊獲悉,該村曾因地力下降被納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我幫農民建良田”幫扶項目(2023年)。專家通過測土配方,科學施用有機肥85噸、復合肥20噸改良土壤,并開展技術培訓。種植戶反饋土壤改良后畝產有效提升,為隊員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技興農”實踐課。
在調研基礎上,實踐團認真學習了地方領導對巖排溪村發展的指導意見:要堅持生態優先與文化傳承并重,保護好梯田生態環境與作為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傳統村落的古建筑群和人居環境;要持續深化農旅融合,充分利用梯田景觀和民族文化資源,完善設施,豐富業態;要加大宣傳推介,提升知名度,將梯田“顏值”轉化為富民“產值”。領導勉勵要弘揚先輩艱苦創業精神,勇于克服困難,探索“賞花+文化”、“賞花+民俗”、“賞花+歷史”等多元路徑。
此次高峰鎮之行,是湖南工商大學學子踐行“三下鄉”宗旨、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通過深入一線的調研,隊員們不僅加深了對國情農情的認識,感悟了傳統農耕文化的深厚底蘊,更深刻理解了科技興農、產業融合對鄉村發展的重要性。團隊成員表示,將認真總結調研成果,積極思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為巖排溪梯田的保護與發展、為古丈縣乃至更廣大鄉村的振興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努力讓千年梯田煥發新時代光彩,助力繪就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壯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