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基礎在教育。為積極響應黨和共青團中央關于青年學生投身社會實踐、服務基層教育的號召,7月7日中國計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同學們來到溫州泰順司前鎮,開啟為期十天的“順夏之行,情系畬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為基層教育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本次支教共在國立英士大學和峰門村設立兩個支教點,實踐團成員根據孩子報名情況、家長特別需求、當地文化特色,制定了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拓展課程,涵蓋音樂、體育、藝術、舞蹈、安全教育、紅色文化等多個板塊。實踐團成員通過打造互動型課堂,實現師生“雙向奔赴”,幫助孩子們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家國情懷。此外,實踐團成員安排了每天固定時段的早讀與作業輔導,幫助孩子們解決學習中的困惑、輔助復習與預習的任務并根據孩子們的情況給出學習方法的優化建議。
“暑假孩子有人帶了,交給你們我放心”在正式上課的第一天。家長對實踐團成員分享自己的感想。暑期開始,“神獸”出籠,許多家長因工作繁忙,面臨孩子無人照看的難題。本次支教活動的意義不僅體現在中量大學子對基層教育貢獻青春力量,更體現在切切實實為一個個家庭解決燃眉之急。

在為期十天的課程中,老師們用豐富多彩的課程向孩子們傳授學習與生活上的知識,為他們們提供了更多元的學習體驗,增強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動手能力、學習能力,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探索欲、分享欲。
于孩子們而言,這一次支教是一次珍貴的教育之旅。實踐團成員們在課堂中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拓寬孩子們的視野格局,打開認識世界的新窗口,為當地教育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促進教育資源的共享。對于實踐團成員來說,這是一次對自身心靈的洗禮與成長,他們從中積累了寶貴的課堂教學經歷,加深了對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認識,激發了心中對社會責任的那股擔當。

本次“順夏之行,情系畬鄉”支教活動在文藝匯報演出中圓滿落幕,但孩子們將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夢想的追逐繼續乘風破浪。這場短暫但珍貴的相遇,既在司前的教室里種下了希望的種子,也在每位支教者心中刻下了責任的年輪,雙方都在這段時光中收獲了成長與感動,共同書寫了一段關于愛與責任的美麗篇章。鏡頭之外,這份雙向奔赴的溫暖將繼續生長,孩子們將帶著被點亮的夢想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