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7月27日,為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號召,切實提升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與參與度,推動綠色生活方式在社區落地生根,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基層綠動·環保服務行”團隊前往遼寧省沈陽市北塔社區精心策劃并開展了社區環保系列活動。此次活動以“踐行環保理念,共建綠色家園”為主題,涵蓋社區清潔、知識宣傳、問卷調查等多個板塊,旨在通過多元化的實踐與互動,讓環保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社區清潔行動:全民參與煥新家園
清晨,社區廣場上熱鬧非凡,社區清潔行動正式啟動。團隊成員與數十名居民志愿者手持掃帚、簸箕、分類垃圾袋等工具,按照事先劃分的區域展開清掃。在綠化帶中,志愿者們仔細撿拾隱藏的塑料瓶、廢紙屑,就連樹杈上纏繞的塑料袋也逐一清理;在單元樓前,大家合力清掃堆積的落葉,將廢舊紙箱、玻璃瓶等可回收物單獨歸類。
活動中,團隊特意安排了垃圾分類指導員,現場講解不同垃圾的分類標準。“過期藥品屬于有害垃圾,要放進紅色垃圾桶;菜葉果皮是廚余垃圾,投到綠色桶里……”指導員一邊示范,一邊解答居民疑問。經過3個多小時的努力,社區道路干凈整潔,垃圾桶旁的混投現象明顯減少,不少居民表示:“親手打掃后才更明白,保持環境整潔需要每個人的堅持。”
圖為團隊成員正進行清潔行動。李姍珊供圖
環保知識宣傳:趣味互動深化認知
活動期間,環保知識宣傳貫穿始終。團隊在社區活動中心開設了小型講座,通過播放動畫短片、展示數據圖表,直觀講解垃圾分類對減少污染、節約資源的重要性。“一臺廢舊冰箱如果隨意丟棄,其中的制冷劑會破壞臭氧層,而正確回收處理可提取多種有用材料。”講師的話讓在場居民深受觸動。
宣傳手冊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羅列了“隨手關燈省一度電”“用淘米水澆花”等20個節能減排小竅門,發放不到1小時就被領取一空。互動游戲區更是人氣爆棚,“垃圾分類大轉盤”“環保知識問答”等游戲前排起長隊,居民們在搶答和闖關過程中,輕松掌握了環保知識。一位家長說:“孩子玩游戲贏了獎品,回家后還主動監督我做好垃圾分類,效果比單純說教好多了。”
圖為團隊成員正在進行環保宣傳。李姍珊供圖
問卷調查:傾聽需求精準施策
團隊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環保問卷調查。志愿者們在社區出入口、菜市場等地發放紙質問卷,同時在社區微信群推送電子問卷鏈接,共回收有效問卷326份。
統計結果顯示,85%的居民了解垃圾分類基本標準,但僅42%能堅持正確分類;78%的居民希望社區定期開展環保講座,65%期待增加親子環保實踐活動。團隊當場對數據進行歸納分析,形成初步報告,為后續活動規劃提供了精準依據。
團隊成員正在進行問卷調查。李姍珊供圖
后續總結傳影響,綠色行動不止步
活動結束后,團隊迅速進入總結推廣階段。從整理活動影像資料、撰寫新聞稿,到經過指導老師審核校對后投稿,每一步都精心打磨。此次活動不僅讓社區環境面貌得到改善,更讓環保理念深入居民心中。正如社區居委會主任所說:“系列活動像一顆種子,在居民心里種下了綠色的希望,未來我們將攜手持續開展環保行動,讓社區更宜居。”
此次社區環保系列活動的落幕,并非環保行動的終點,而是綠色生活的新起點。“基層綠動·環保服務行”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結合問卷調查反饋的居民需求,持續優化活動形式與內容,計劃每月開展一次小型環保實踐活動,并聯合社區建立“環保積分兌換”機制,鼓勵居民長期參與環保行動。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綠色理念將如春風化雨般浸潤更多人心,讓每一位居民都成為社區環保的踐行者、受益者,共同繪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區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