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為深化支教志愿者對阜陽歷史底蘊與當代活力的理解,將文化養分融入鄉村教育實踐,安徽大學日新社組織全體成員赴阜陽市博物館新館,開展了一場主題鮮明的文化研學之旅。

步入博物館,志愿者們瞬間沉浸在阜陽厚重的歷史長卷中。在“阜潁之昌——阜陽歷史文化陳列”展廳,從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到楚漢時期的瑰麗文物,大家沿著時間軸線,感知著這片土地數千年的文明演進。

特別在阜陽古城遺址板塊,順河社區的馬主任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順河社區的古今變遷。作為商周胡國都城,2020年出土的祭祀車馬坑無聲訴說著它作為淮北戰略樞紐的輝煌過往。馬主任也分享了順河社區的今日發展:社區創新打造“順河公社”文旅品牌,將廢棄敬老院變身懷舊農家樂,用土灶土菜和復古場景喚醒鄉愁;升級的夜游經濟,如竹筏漂流、璀璨燈光秀,更讓夜晚成為新的活力焦點。

此次博物館之行,不僅是一堂生動的歷史課,更拓寬了志愿者們的視野,讓大家深刻理解了阜陽的文化根脈與百姓生活圖景。志愿者們期望能將這份對歷史的敬畏、對當地生活的體悟,轉化為支教課堂中更生動、更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內容,實現文化傳承與鄉村教育的雙向滋養。

從歷史積淀中汲取智慧,帶著對阜陽更立體的認知,日新社志愿者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繼續投身點亮鄉村孩子夢想的支教事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