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嶺南的沃土上,順德美食如同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歷經時光的沉淀依舊香氣馥郁。順德美食作為嶺南飲食文化中耀眼的瑰寶,不僅蘊含著深厚的地域歷史與民俗風情,更體現著順德人的生活智慧與匠心精神。2025年7月8日,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團委學生會服務隊攜手佛山市順德區星槎小學,共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課堂,讓美食與科學的韻味在孩子們的心中悄然綻放。
活動課伊始,魚丸老師以順德美食為引入點,展開了對酸堿知識的講解。魚丸老師將檸檬酸與小蘇打粉末分別倒入清水燒杯攪拌,待粉末溶解后,把溶液滴在pH試紙上。最前排的小男孩突然低呼一聲,引得周圍學生紛紛探頭張望。學生們驚訝地看到:檸檬酸溶液使試紙變橙,小蘇打溶液則讓試紙變綠。知識就在這一次次探頭、驚呼與討論中,悄悄扎下了根。

(圖1:魚丸老師給大家展示滴過檸檬汁的牛奶)
講解結束,實驗隨即拉開序幕,一場科學探索之旅就此啟程。七位助教迅速行動,將實驗材料分發至七個小組。學生們即刻投入實驗操作,有的屏息觀察粉末溶解的過程,有的小心翼翼地將液體滴上試紙,還有的舉著變色后的試紙與鄰組比對。此起彼伏的驚嘆聲里,抽象的化學知識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具象,為科學探索埋下小小的種子。
紫甘藍水作為另一種指示劑登場,從新的角度演示著酸堿的奧秘。正當學生沉浸在酸堿探索的樂趣中時,魚丸老師端出一杯紫色的紫甘藍水。她將紫甘藍水分別滴入檸檬酸溶液和小蘇打溶液,前者瞬間染上胭脂紅色,后者化作清澈的藍色。學生們忍不住激動地拍手,有的還拉著身邊的同學,感嘆實驗想象的奇妙。隨后,各組領到材料動手嘗試,試管中顏色的奇妙變幻,讓學生們眼中躍動著發現的驚喜光芒。學生對實驗實操過程有了深刻體會,探索科學的腳步也愈發堅定。

(圖2:小朋友在嘗試制作酸堿溶液)

(圖3:小朋友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實驗間隙,“你畫我猜”的互動游戲讓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助教老師MC老師給出幾個詞語,每組依次派出五名學生接力傳遞信息。第一個學生在黑板上畫下圖案,第二個學生用手比劃動作,直到最后一位學生回答出答案,全組歡呼著擊掌,學生們的笑聲交織在一起,成了課堂里最動人的背景音 —— 那是屬于探索之外的、純粹的快樂。

(圖4:小朋友玩你畫我猜小游戲)
“魚皮去腥實驗”加深了學生們對酸堿知識的認知。滴過檸檬汁的魚皮的腥味明顯地變淡了,檸檬汁的酸性物質能分解魚皮中的腥味成分——這個發現讓學生們對“酸”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親手操作時,大家格外認真,有的輕輕擠壓檸檬汁,有的仔細涂抹魚皮,鼻尖湊近時的表情從皺眉到舒展,藏著滿滿的成就感,讓學生們對‘酸’的作用有了全新認知。

(圖5:小朋友認真觀看助教老師示范操作)
活動尾聲的問答挑戰環節,學生們的熱情絲毫不減。魚丸老師拋出的問題剛落,一只只小手便像春筍般豎起。學生們的回答既準確又響亮,不少人還結合自己的實驗過程補充細節,展現出對知識的清晰認知,讓所學內容得到了鞏固和升華。
課程落幕,學生仍意猶未盡。這場融合味覺、視覺與思維的科學課,不僅讓他們學到了知識,更在心中播下了探索與熱愛的種子,為科學探索之路留下深刻印記。